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Vol. 9 Issue (3): 20-23  
0

引用本文 

王尔德, 宋旭. 中国环保企业如何掘金“一带一路”——专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J]. 中国环境管理, 2017, 9(3): 20-23.
中国环保企业如何掘金“一带一路”——专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
王尔德, 宋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5月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别介绍会。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赵笠钧对《中国环境管理》分析,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产能转移提供了更直接的市场空间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伴随着“一带一路”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这同时也是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的机会。

赵笠钧指出,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一带一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蕴含着巨大的环保机遇。《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的发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环境保护政策指引。中国过去高速发展中积累的环境管理经验,是值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的绿色经验。

博天环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伊拉克、安哥拉、伊朗等国家赢取过多个水处理项目,属于环保行业布局“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为此,《中国环境管理》杂志专访了赵笠钧,他将结合博天环境的经验谈谈中国环保企业如何掘金“一带一路”。

在环保企业掘金“一带一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过程中,中国将向世界展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当我们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时,我们也将从自然中获得更多更宝贵的财富。这种尊重将让中国赢得未来。

“一带一路”沿线可分享中国的环境管理经验

《中国环境管理》:“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中国环保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赵笠钧: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为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激活全球经济新动力的构想,并已经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中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的不少沿线国家正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方面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因此,对中国而言,这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产能转移直接的市场空间,也是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的机会。

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一带一路”。《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的发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环境保护政策指引。同时,沿线国家自身对于相关建设中的环保标准非常重视。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一带一路”中巨大的环保机遇。

就具体的环保市场机会而言,在东南亚一带将出现更多水务领域市政类的环保机会,以及垃圾发电相关项目,中东地区有更多水处理工业项目机会,而全球海水淡化等水资源替代方案的需求,也将形成未来重要的市场趋势。

《中国环境管理》:“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居多,未来面临着很多环境挑战,中国在环保产业和环境管理领域有哪些经验可以输出给他们?

赵笠钧:大量的海外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以及非洲、中东等地,正处在中国二三十年前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当中。这些经济体今天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正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曾经面对的问题,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阶段的问题,中国的环境企业是最有经验的,也是最适合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这一阶段的绿色发展需要。

具体而言,在过去一个发展阶段中,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的大型工业项目广泛开展,这让中国的环保产业对于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在工业领域的点源治理、比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解决复杂污染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中国的经验技术比欧美国家会来得更直接。

中国今天的环境治理已经由单纯的末端治理、点源治理深入到面源治理,并进入到了对环境生态整体修复的阶段。在系统性生态修复领域,大量的新兴细分市场刺激着环境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依托当前中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良好的应用水平,中国的环境产业正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手段,建设区域环境质量整体的精细化管理实施能力,形成以数据支撑、系统管理、智能调控为特征的绿色智慧。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建设蓝绿交织的良好生态的环境管理经验,同样是值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的绿色经验。

“走出去”可以从东南亚区域起步

《中国环境管理》:在中亚和中东地区,供水是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水务企业有哪些商业机会?

赵笠钧:在中亚和中东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有更多工业产业园在沿线国家建立。由于中东在石油、天然气资源上面的优势,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同样有很广阔的前景,特别是沙特阿拉伯、阿曼等中东国家更以石化产业为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高耗水性,确保供水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对水相关服务的需求量都很高,特别是在高难度化工废水的处理、清洁回用和零排放等领域将创造更多机会。此外,在海水淡化领域也拥有巨大的需求。中国水务企业在相关领域的领先经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中东等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都在寻求经济转型,从单一的石油输出国迈向综合制造国,例如沙特、阿曼、伊朗等都是如此,这也吸引了全球的制造产业向中东转移,因此相关环保产品的市场可以涵盖中东、非洲、西亚和欧洲大陆,前景广阔。

《中国环境管理》:你曾经提出,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适宜从东南亚起步。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在这一区域有哪些布局?还有哪些新的机会?

赵笠钧: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如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地域、交通、社会稳定性、人口规模上,都蕴含着对基础设施更大的需求。而从水环境市场来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日渐成熟,国民对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

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已经在东南亚有了一定的布局,许多企业承建了包括地下污水处理厂、新生水厂、化工类的污水处理站、近零排放项目,垃圾发电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工程等,其中很多项目是所在国该领域技术上最先进的环保项目。除了相关项目的建设,中国环保企业在产品设备的出口也颇有建树,并涉及对已有污水处理厂的收购。

在打开东南亚市场上,中国环保企业不仅体现出了技术优势,而且在项目管理经验、成本控制,以及在产品的生产、交货速度上,都具有显著优势。

未来,就产品设备领域而言,需要通过国外代理商或者在国外设立分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在水环境领域,由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虽然有一定的地表水,但大部分地表水都受到了严重污染,所以这些国家安全饮用水极度缺乏,目前人民生活用水很大程度上需要地下水进行补充。同时,这些国家目前市政污水也没有进行集中处理,大都是选择明渠直排的方式,当地政府也已将解决市政污水的问题列入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并逐步将市政污水对民营资本开放。因此,中国环保企业可以充分把握在饮用水和市政污水领域的机会。

《中国环境管理》:能否介绍一下博天环境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布局的进展?

赵笠钧: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开拓积累,博天环境在伊拉克、安哥拉、伊朗等国家赢取过多个水处理项目。博天环境的热法超滤膜、冷却塔等产品设备,也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尼日尔、乍得、伊拉克等海外市场拥有良好业绩,应用于当地多种污水处理项目之中。

未来,博天环境将坚持“工业水系统+城市水环境”的双轮驱动策略,结合区域特点,关注在市政供水、污水项目机会,石油化工工业、产业园区,以及海水淡化项目机会,实现有侧重点的业务推广和市场拓展。

此外,博天环境还将进一步推进国内外研发技术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促进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示范性试验,为公司国际化扩张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环保民企和国企应“抱团出海”

《中国环境管理》:在环保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和民企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二者是否有可能抱团出海?

赵笠钧:中国环保企业具备不少“出海”的优势,比如在中国本土30年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积累了全球稀有的经验,包括处理技术难度和项目规模。其二,中国企业和许多欧美公司相比,依然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包括大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其三是中国的资本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政策倡导提供了良机。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环保企业也面临被误解和不受信任的问题,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品牌形象上的认同还有待增强。此外,环保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适合采用与大型央企、国企合作的“抱团出海”的模式。

通过“抱团出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央企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已经享誉世界,具有海外市场的平台优势和项目经验,环保企业可以利用专业上的技术优势和服务水平确保环评达标,在走出去中可以形成很好的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实现“抱团出海”,还需要组团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环保行业的发展,需要形成共生共赢,在竞争与合作中拥抱未来的新生态。

此外,在进一步全球化落地的过程中,“本土化”是另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目前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环保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都采用了本土化的策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来进行市场拓展。

站在企业实现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走出去并不仅仅是在海外做项目,海外项目只是将业务拓展到国外,而是要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因此,还需要在海外建立办公室,通过收并购等方式产生真正的协同效果,实现自身在垂直线上的成本协同、竞争力的提升。

海外融资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环境管理》:环保企业在海外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你有哪些建议?

赵笠钧:融资难是环保企业在国内外都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非上市民营环保企业,更需要融资上的支持。就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的建设,大力发展普惠绿色金融,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让资本为所有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的企业助力。

针对海外融资问题,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力量。对此,要完善环保企业和国内金融机构对接机制,并且对具有长周期融资需求的环保项目,金融机构要尽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为环保行业量身定制符合行业规律的服务方案。在金融机构自身而言,需要拓展和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布局,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全球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在政府层面,需要更多推动建立与相关国家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为企业获得境外项目和融资铺路搭桥。金融监管部门则要细化制定境外融资的业务指引,引导环保企业最大限度利用各类专业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层面,则要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地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同时,海外融资还具有其自身特殊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政府应合理确定外债结构调控目标,确保中长期外债规模和比重符合企业在“走出去”中的需要。其次,要简化环保企业境外项目获取中长期资金的程序,并发挥政策性银行重点扶植环保重要项目的作用,给予中长期资金支持,保证“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蕴。第三,要强化境内外金融监管政策的沟通协调,在确保助力“一带一路”绿色建设的同时,以健全的金融机构境外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更加主动、多元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把握“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基金契机

《中国环境管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提出,推动设立专门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基金, 重点支持沿线国家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项目。对这一基金,你有何建议?

赵笠钧:在过去中国的一些对外投资中,常常遇到环保上的质疑,在此次“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海外投资建设中,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强调绿色环保方面的投资。而正在探索设立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基金,可以成为树立中国对外投资领域良好环保形象的契机,并应当承担起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开展的环境治理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项目的环境保护配套工程、节能环保领域直接对外投资和产能合作项目等提供有力支持的功能。

作为专门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基金,我们还可以为世界展示中国环保更为先进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今年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句话呼吁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传递了一种发展的智慧——当我们更加尊重生态资源,我们也将从自然中获得更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尊重会让我们赢得未来。

未来,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基金为依托,国内环保企业可以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通过PPP模式展开绿色投资,通过绿色发展基金推动政企合作,拓宽绿色投融资和国际合作进程,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为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更多动力。

大数据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环境管理》:在5月14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到:“我们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您对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有何建议?未来环境商会将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赵笠钧: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将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凸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理念之一。让“绿色”成为发展主色调不仅是中央始终强调的战略,也是全国人民的心声,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而要落实这一理念,离不开更高水平的环境治理能力和环境管理能力。基于大数据,才能真正形成对环境质量的实时有效的管理方案,实现对生态质量全面监控、有针对性地启动对所有污染点源的有效管理,更智能地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

大数据是环境管理智慧化的重要基础。大数据的特点在于其真实性、全面性,推动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构建数据类型,并确保各个数据源之间信息的畅通。因此,要真正让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在未来的绿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还需要从体制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也将与环保部等有关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在适当时机和条件下,探索加入或合作。希望通过该国际联盟的平台,为环保产业及环境商会会员企业搭建国际绿色发展理念、政策与实践的平台,携手企业共同支持国家“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助力国际产能合作的绿色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