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下一篇»
  中国环境管理  2015, Vol. 7 Issue (3): 75-80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张艳会, 姚士谋. 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J]. 中国环境管理, 2015, 7(3): 75-80.
[复制中文]
Zhang Yanhui, Yao Shimou.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5, 7(3): 75-80.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0)资助(2013-2015)。

作者简介

张艳会(1984-),河南省驻马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责任作者: 姚士谋(1940—),广东省梅州人,研究员,已出版专著15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
张艳会1, 3, 姚士谋1, 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2. 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 香港;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和生态环境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因而,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内涵出发,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这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我国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自然资源    环境容量    生态型城市    创新举措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Zhang Yanhui1, 3, Yao Shimou1, 2     
1.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2.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energy and other resources are the basis 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re are some disorderly state of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problems, such as,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increasingly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oyed. The urbanization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he connotationof urbanizationin china. And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were discussed from theaspects of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w urbanization, we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it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has higher academic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Capacity    Ecological city    Countermeasures    
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前进的新局面,综合国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 40%,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苏联30年(1920— 1950年),日本30年(1925—1955年),而中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年)[1]。特别是过去20年中国经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15个,1990年达到31个,2012年则达到65个,成为世界上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最多的国家[2]。这些重大成就实现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全面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城镇化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造成中国许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繁荣的现象,“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3]。在那些无序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吴良镛院士认为,人口猛增、土地失控、农田被吞噬、水土资源日渐退化,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环境祸患正威胁着我们当前的生存空间[4]。周干峙院士认为,中国目前城镇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或者城镇化质量较差。再过1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70%以上,届时会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也会面临更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因为据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消耗32亿m3水,会有3000hm2的用地消耗等[5]。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中国要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应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出现在21世纪初期,众多的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定义,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诠释[6, 7, 8]。张曙光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的城镇化,是土地和人口协调配套的城镇化。冯长春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社会、经济以及资源4个方面的城镇化。严金明等认为,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各个层面综合城镇化。白中科等认为,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本,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等问题。综上,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人本、公正与和谐发展。所谓新型城镇化,其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追求质量为内涵,应根据中心城市带动与辐射区域发展论,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依据空间经济网络布局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通过区域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产业升级转型、集约利用与低碳经济以及生态文明来实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之路[9, 10]。简单地说,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高速发展城镇化已使自然资源的支撑面临严重困难,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内涵,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若干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当前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维持城市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需要,城市几乎消耗了全世界90%左右的能源、 40%~70%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力资源等的消耗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另外,城市是资源、水源、能源集中转换的地方,除少部分进入产品,被人们利用后也变为废物外,40% ~ 90%的物质在生产中转化为废物进入环境,从而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11]。因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环境基础,其中,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方面,详见图1。同时,城镇化发展也给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图 1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同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比较均存在很大差距(表1),比如,俄罗斯的人均耕地是中国的20倍,加拿大是中国的18倍。而人均水资源加拿大是中国的45倍。因而,从资源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都是比较脆弱的。

表 1 世界主要几个大国的资源要素比较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承载力有限,而人口在不断增加,以“无限”吃“有限”,已使自然资源的支撑面临严重困难。

2.1 充足的水资源是支撑城镇化长足发展的基础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加上全国性的水旱灾害不断发生,我国的城乡用水资源不容乐观。据环保部资料分析,2004—2008年的不同时期,全国仍有60%~65%的城镇缺水,80%的城镇水域和60%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80%的城市沿河水系与湖泊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仅有48%。

另外,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使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的水资源供应出现了全面紧张的情况,在南方地区的许多城镇也常有严重的水质性供水问题。用水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5259亿m3,只占全国的 18.6%。2011年用水量达到2434亿m3,约占当年全国用水的40%,供需严重不匹配。另外,2006—2008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日常生活用水量为212L~225L (含公共用水),农村居民用水量仅为69L~75L,不到城镇的1/3。这意味着,每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每天用水量将增加145L,而且城镇人口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也浪费惊人。总之,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是新型城镇化中待解决的重要的资源问题之一。

2.2 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证

“十五”期间,各地大搞所谓“国际大都市”、大广场、大马路等。近10年来,许多城市以大搞各种类型的“新区”而进行大规模圈地,一规划就是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千平方公里。表2列出了中国若干特大城市用地 (建成区)面积(1952—2011年)及扩展情况。

表 2 中国若干特大城市用地(建成区)面积及扩展情况(1952~2011年)

城市化进程中,用地效率偏低,出现“冒进式”的土地失控。各地开发区广铺摊子,乡镇大量批租土地,加之各城市又新建了许多大学城,占地过大,导致投资密度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资源浪费极大。例如,南京城市地区有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质疑。在1995—2000年,南京市政府与一些专家主张“跨江发展”,除了主城外,规划浦口、大厂镇、泰山新村的发展方案,结果20年来,长江西岸仍然发展不起来;后来又转向河西新区、仙林大学城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城市新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医疗、教育)不配套,城市缺乏人气,吸引不了多少人入驻新区;现在又转向重点发展江宁新区,建设副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市区出城到江宁方向的交通常常受阻。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农业的转移人员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却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导致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比较严重,城市建设质量不高[12]。同时,这种摊大饼式扩展所带来的损失和浪费(所有基础设施重新布局)是巨大的,特别是对生态的破坏,有些需要几百年才能恢复,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应力求“精明增长”,结束和避免“愚蠢增长”[13]。城市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占地和圈地,耕地资源消耗过多。在人口“半城镇化”的同时,近10年来每年征地失去耕地的农民平均达260万人。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0.6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我国耕地生产力较高的地区恰恰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城市化、村镇发展的规模大,速度空前,占有的耕地数量也大,对我国的耕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而,节约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土地的集约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清洁能源将为城镇现代化建构美好环境

主要能源中,我国可开采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比如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t,低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第3名,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位居11和20名。但按照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0年、30年和31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7.05%[14, 15]。而且能源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在中国北方 (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分布在西南地区,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分布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分布在四川。

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对 “资源高消耗”基础之上的,即资源高耗型国民经济体系,如美国3.1亿人拥有1.9亿汽车,年耗汽油约占世界汽油消耗总量的1/3。美国人均年耗原油约2.9t、煤3.6t、森林2m3、钢0.35t。如果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也达到美国的人均年消耗水平,那么中国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将在3~4年内耗尽,森林将在4年内伐完、铁矿石仅能维持32年、煤矿能维持85~100年[17]

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系统,与周围地区有着广泛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6]。除了产业用能外,城市社会用能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面,城市用能远远超过农村用能。另外,有研究表明能源消耗总量与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均显著相关(P <0.01)[15]。能源的短缺和粗放利用,将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同时,石油、煤气以及煤炭各种能源短缺和价格的提升,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营,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质量。在城市将逐渐变成人类主要集聚地的21世纪,能源的“瓶颈”制约和不合理应用,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受到影响,城市化将丧失应有之义。国家也一直出台能源战略,比如实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着力发展非煤能源,绿色能源”、“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针政策;经过20多年的艰难“拉锯战”,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在2014年修成正果;国家也一直在思考源电力绿色发展的问题。清洁能源是国家的战略,也将为城镇的现代化发展构建美好环境。

2.4 不容忽视每个城市的环境容量

城市环境容量,广义而言,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对城市人类活动的容许限度。狭义而言,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自然环境对污染的承受量或负荷量,城市环境容量主要包括人口容量、土地容量、工业容量、建筑容量、空间容量、交通容量等[18]。城市环境容量是考察污染能否发生的重要标准,其大小取决于城市环境功能的作用与市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所选取的环境质量标准。对其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程度,是有限的。由于城市是人口、社会生产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环境功能的增强,一方面扩大城市环境容量,另一方面加大其人口、产业生产规模与城市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环境容量的不足。环境容量是影响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因素。道氏指出:“保护现存的生态中有价值的东西,发展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是我们的两个实际目标”[19]。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场合,因而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较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丧失,环境污染严重,人均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城市热环境调节功能弱,比如,北京夏季城郊最高气温相差6~7℃;城市水文调节功能不断削弱,内涝灾害频发,特别是南方城市洪涝灾害损失严重。2015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其中74.6%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北京、唐山、天津、石家庄等众多大城市大气灰霾污染严重,能见度显著下降,如深圳市2011年能见度仅为11米,比1973年下降24米,而北京2011年的能见度不足10米。另外,有些城市是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特别是工业城市,比如,鞍山市的二氧化硫浓度为0.078mg/m3(2005),明显高于国家的二级标准[20]。Wackernagel等对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中国199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12hm2,而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hm2[21]。由此可见,我国人均生态本身就较为薄弱,城市是人口的集聚地,其人均生态更为薄弱。因而,鉴于确保城市承载力,满足其生态环境容量,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关注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

3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导向

新型城镇化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朝向生态型、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而,针对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型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导向。

3.1 生态型城市发展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城市化的发展也要朝着生态型城市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建设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同时,生态型城市建设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解决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矛盾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一些地区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变。 “十八”大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做出了城镇化战略方针的重大调整,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在进程上要稳中求进。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十二五”期间,规定我国城镇化的增长率为0.8~1.0个百分点。2014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单行本出版发行。另外,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感召下,各地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和体制机制,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例如,江苏省委领导在淮安调研-时强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四化”同步,强化产业支撑,注重生态文明,传承优秀文化,让城乡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

3.2 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

对国外生态型城市发展的经验[22]总结可知,主要有几个方面:①前瞻性的生态规划。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默比湖城就通过规划确立了明确的环境发展目标,计划到2015年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且生态型城市规划涉及的环境要素还较为全面,北欧典型生态型城市环境规划[23]的要素组成包括能源、交通、垃圾与废弃物、水处理、信息技术等(表3)。 ②有效利用废物与能源。比如,把有机废料或污水中淤积物的分解和规模化生产产生的大量沼气用于家庭日用和生态型的小汽车与公共汽车,据测算,一般单一家庭的污水排放量所产生的沼气,足以支撑其日常的家用所需。③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比如斯德哥尔摩市征收交通拥堵税,有效地缓解交通拥挤和改善环境等,据称该项税金减少交通流量 20%,改善空气质量 10%,减少碳排放10%~14%。再比如,赫尔辛基80%的建设用地为社会公有,确保了维基实验新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和逐次展开。④广泛的群众参与。库里蒂巴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公民,视公民为所有公共资产和服务的所有者与参与者,让群众参与到社会公益项目中,如“垃圾不是废物”的垃圾回收项目,市长曾经亲自到街道上捡垃圾,用捡来的垃圾置换物品,市民也不再把捡垃圾当成是丢脸的事,使城市中的垃圾循环回收率达到95%。

表 3 北欧典型生态城镇的环境规划要素构成
3.3 我国生态型城市的创新举措

结合国外生态型城市的经验和生态型的内涵,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方面提出以下创新举措: ①总量锁定,规模控制。总量控制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人口等方面。就水资源而言,可参考2011年国家颁布的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并严控排污总量;就能源而言,严格控制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数量,确保能源可持续发展;就土地资源而言,控制总量是控制城市无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总量的控制是间接控制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发展。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尤其是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总量的控制,也可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的可持续发展。②增量递减,用量递减。增量递减,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均要重视。尤其是土地资源方面,各地区均已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无锡发展用地已进入增量递减的趋势。 ③存量优化,置换空间。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盘活存量,向存量要发展增量。比如土地资源方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以上,农村空闲住宅达10% ~ 15%。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km2,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有很大的挖潜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通过内涵挖潜,消化利用闲置和低效土地,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方面,对于生活和生产性污水,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处理后、污水净化后返用于农地等。 ④质量提高,环境友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用地效益的提升是土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体的循环利用;提高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煤炭等利用创新,同时配备高效污染治理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为城市发展提出足够的环境容量。另外,要注重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与及转化,使其共同构成一个自我循环的完整系统,确保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 姚士谋, 刘慧. 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2] 段进军, 姚士谋, 陈明星, 等. 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 城镇化转型与健康城镇化道路[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
[3] 姚士谋, 陆大道, 王聪, 等. 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1947-1955.
[4] 吴良镛. 建筑学的未来[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5] 周干峙. 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3(4): 13-14.
[6] 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 2005:51.
[7] 蒋仁开, 张冰松, 肖宇, 等. 土地利用规划要引导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讨会” 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8): 93-96.
[8] 沈清基.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1): 29-36.
[9] 单卓然, 黄亚平. 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J].规划师, 2013, 29(4): 10-14.
[10] 姚士谋, 张平宇, 余成, 等.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 地理科学, 2014, 34(6): 641-647.
[11] 海热提·涂尔逊, 杨志峰, 王华东. 试论城市环境及其容载力[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S): 23-29.
[12] 姚士谋, 崔功豪, 许学强, 等. 按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城镇建设的大局[J]. 经济地理, 2009, 29(1): 8-12, 18-18.
[13] 仇保兴.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10(6): 1-15.
[14] 刘学艺, 何纪力, 石勇. 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战略转变[J]. 环境保护, 2007, (6): 41-45.
[15] 姚士谋, 冯长春, 王成新, 等. 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6] 耿海青, 谷树忠, 国冬梅.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以无锡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2): 257-262.
[17] 姚士谋, 陈振光. 中国城市群[M].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15-420.
[18] 周密, 王华东,张义生, 等. 环境容量[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287-288.
[19] Doxiadis C A. Ecology and Ekistics[M].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1997:9-9.
[20] 姚士谋, 杨永清, 王红杨, 等. 城乡统筹和谐江宁: 探索中国城乡发展之路[M].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21]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3): 375-390.
[22] 李红星, 张秀波. 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 96-100, 107-107.
[23] 吴晓. 北欧生态型城镇的规划建设及思考[J]. 城市规划. 2009, 33(7):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