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 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编著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已连续发布了6 年,共完成6 本中文报告和2 本英文报告。此报告研究的初衷是希望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增长和发展的现实建立起一套绿色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体系, 用以测度中国绿色发展的现状和各地区绿色转型的进展情况。课题组通过研究比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指标,在国内30 余名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共同修订下,形成了当前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指数和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两套体系,其中省级指标60 项,城市指标44 项。两套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30 个省(区、市)及100 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
在客观反映定量指标的同时 ,报告又通过“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向各地公众发起本地绿色发展成效的主观评价定性调查,实现了综合评价系统性与针对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的较好平衡,并通过编制各地区“绿色发展体检表”的形式进行分析展示。 2010 年报告荣获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2011 年报告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发布,被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深度报道,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11 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并由德国斯伯林格(Springer)公司推出英文版;2012 年报告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再次由Springer 出版社发行英文版。
今年这本《2015 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继续沿用了系列报告的指标体系,以保证测算方法与标准在“十二五”时期的稳定性。报告在继续对全国30 个省(区、市)及100 个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本年度报告还增加了三个创新点。第一,报告对国内企业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先后深入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湖南等国内13 家企业,全面研究了这些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二,为了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课题组结合环保部委托课题——环保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 邀请了国内40 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就环保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进行座谈,并将这些发言梳理后置于今年的报告中。第三,自2013 年起,环保部首先对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对PM2.5的监测和信息公开,本年度测度的100 个城市中,有47 个城市在环保部PM2.5的监测名单之列,课题组围绕这47 个城市,也测度了包含PM2.5指标的绿色发展指数。
当今,我国正式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政治目标, 十三届五中全会也正式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新理念。 我们希望此系列研究报告能为国内“绿色化”和“绿色发展”的具体落实贡献力量,为引导各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帮助,更希望借此有助于社会公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使绿色发展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为经济学人我们似乎悟出:“绿色发展”就是既要发展,又要绿色。概括讲,绿色发展,是兼顾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对资源高效利用、对环境全面保护的发展,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发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发展。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上下一心的共识。当前, 我国有大批环保领域的优秀专家投身于国内的环保事业,并为国内的“绿色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也希望从绿色兼顾发展的角度,同环保专家一道找到环保领域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 为国内的绿色增长与绿色发展寻求路径,这也是我们“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此,再次感谢国家统计局,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期以来对本课题的鼓励和信任,感谢参与课题的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师生的努力与协作。现在本课题已正式交由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新任院长关成华教授领衔负责,相信报告在关教授的带领下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李晓西
2016 年1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