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013;
3. 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13
2. Fuji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China;
3.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uzhou 350013, China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作为一项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在我国已试点多年,各地均结合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开展了积极探索。对排污权交易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可识别和解决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阻碍、提高政策的效益和效率,并推进排污权交易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福建省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4年自主开展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2017年在全省工业行业全面推行。截至2022年底,福建省排污权交易金额超20亿元,在15个自主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中交易金额排名第一。对其开展省级试点成效评估,可为其排污权交易工作持续深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全国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提供决策参考。
关于排污权交易实施效果评估,国内外已有较多探索。在制度有效性方面,Tang等[1]研究指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试点地区,实施排放许可证交易政策可以促进污染减排和降低污染强度。Gunawardena等[2]通过研究流域不同替代政策制度的成本效益表明,跨区域排污权交易是成本最低的污染控制政策选择。Peng等[3]对中国常州市的可交易排放许可证分配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并研究确定了企业初始排放许可分配量。Peng等[4]使用基于代理的模型研究了三个地区的二氧化硫交易过程,并针对不同的政策情景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陈君君等[5]研究指出,资源配置效率是导致绿色发展效率不均衡的关键因素,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绿色发展效率呈促进作用。高宏霞和王进[6]从制度体系完整性出发,研究了甘肃省排污权制度设计对排污权交易全流程的规范管理程度的影响。美国环境保护局[7]指出,在治污成本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排污权交易,企业治污成本可达到最低。总体来看,排污权交易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实现排污权的优化配置,是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8, 9]。
政策绩效评估是排污权成效评估的常用手段。邹海英等[10]从排污权制度体系建设、相关制度设计、市场交易情况三个维度评估分析了广东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实施进展情况。曹静和郭哲[11]利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评估排污权交易政策对试点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刘建晖[12]从买方投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规模结构等方面对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何光宝等[13]从政策目标识别、政策框架评估、实施机制评估、政策效益评估四个维度对重庆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进行分析。李永友和文云飞[14]基于中国2007年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的自然实验,利用倾向性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方法)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减排效果进行分析。
以上研究多侧重于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污染减排、实施机制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国际经验及其对制度设计的借鉴意义;排污权政策绩效评估也多以制度实施现状、二氧化硫等单因子减排效果等为主。福建省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旨在掌握其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发展情况,为未来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有效建议;同时拟通过分析排污权交易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探讨排污权交易的实施价值。因此,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政策成效评估需从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系统化综合考量,现有评估方法无法充分显示当地政策优缺点及其取得的成效。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政策评估方法与实践基础上,全面分析福建省排污权政策制定与实施现状,并重点针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体系、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程度及其环境、经济、社会效益,首次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估,并应用构建的排污权交易数据治理可视化工具图谱完成福建省排污权交易“一张图”,在多维度展示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活跃度、参与度、流动性、优化度、贡献度等情况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排污权交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助力其实现2035年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目标愿景。
1 评估框架 1.1 评估数据及其来源评估数据主要包括: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与政策出台情况、历年来排污权交易数据(包括交易次数、金额和行业间交易情况等)、典型行业排污权交易收益,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典型做法、排污权交易信息公众点击量等。
评估期限为2014年9月至2021年11月,评估数据由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原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排污权管理中心)提供。
1.2 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拟从排污权制度完整性、市场综合发展程度以及排污权交易政策制度效益三个方面多个维度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图 1)。
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估,一方面,为量化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整性及发展情况,基于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研究基础,以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出台的《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政策实施情况阶段性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为纲,通过对全国各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管理文件的系统归纳,从制度体系建设、核心要素构建、机制体制创新三个维度构建要素配置评价体系。其中,核心要素构建指标主要考量核量、确权、交易、储备、融资等环节的实施运行情况,机制体制创新指标主要从顶层设计、排污权取得、排污权核定、行政程序、交易设计、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为论证本研究所构建的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估体系评分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用《技术指南》规定的统一标准评价体系,再次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政策指标评价,通过综合两种不同评分标准,更客观、准确地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进行评估。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估指标架构见图 2。
排污权市场综合发展程度及排污权交易政策制度效益方面,在充分研究绿色交易、金融市场指标化评价工具,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多因素评价指标基础上,筛选出使用频次较高的指标,并结合排污权交易政策实际实施情况,分别构建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6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各指标内涵详见表 1和表 2。
本研究中,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估以政策文件梳理、专家打分为主,政府自评为辅。排污权交易市场综合发展程度和政策制度效益方面,主要结合网络密度分析法、月度交易价格指数(Monthly Price Index,MPI)分析法、交易流向分析法等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情况进行分析。
1.3.1 网络密度分析网络密度是离散数学图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用于衡量不同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演变趋势,在计算机科学、化学、语言学、运筹学、社会学等领域有多种应用[15]。网络密度取值为0~ 1,显示各节点的联系紧密程度。本研究使用网络密度概念,用于分析福建省内各地区之间排污权交易的紧密度,计算“排污权地区流向指标”得分,明确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工作“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态势。
网络密度(Network Density, ND)的计算方法如下:
(1) |
其中,ND指的是某城市的交易网络密度;L指的是与某城市有过排污权交易的其他城市个数;N指的是福建省内参与排污权的城市总个数。
1.3.2 地区交易活跃度分析从地区角度来看,采用多类别加权计算方式,从网络密度(Network Density,ND)、交易笔数(Number of Transaction,NT)、交易数量(Quantity of Transaction,QT)、参与企业数量(Enterprise Participation,EP)、参与行业数量(Industry Participation,IP)五大角度对福建省内各地区单项排污权交易活跃度(City Activeness,CA)分别进行计算,再根据相应的权重得出各地区最终的城市交易活跃度, 用于表征“地区活跃度指数”指标。
(2) |
其中,NT、QT、EP、IP均通过排污权交易数据统计得到。i为城市编号,α、β、γ、δ、φ为各项变量的权重,所有权重之和为1。CA数值越高,说明该城市排污权交易活跃度越高。
1.3.3 MPI指数分析MPI指数分析法,即月度交易价格指数,是一种价格指数计算方法。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与程度的经济指标,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预判未来市场趋势的一种工具。作为市场交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目前常见的价格指数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股票价格指数等。本研究在充分研究相关价格指数及其他省市排污权交易指数构建原则基础上,结合福建排污权交易数据,计算得出其排污权月度交易价格指数,即“单项排污权月度价格指数”指标得分,分析排污权交易价格趋势变化,判断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成熟度及稳定程度。不同排污权交易标的物月度交易价格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3) |
其中,P指单笔成交价。BP指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基准价,其中,化学需氧量每吨1300元,氨氮每吨1500元,二氧化硫每吨800元,氮氧化物每吨1100元。T指单笔成交量;MT指月度的总成交量;i指交易笔数编号;j指月份。
在此基础上构建福建省排污权月度交易价格综合指数(Gross Monthly Price Index,GMPI),或称为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4) |
其中,GMPI指月度交易价格综合指数;MPI1指交易标的物为化学需氧量的月度交易价格指数;MPI2指交易标的物为氨氮的月度交易价格指数;MPI3指交易标的物为二氧化硫的月度交易价格指数;MPI4指交易标的物为氮氧化物的月度交易价格指数。α、β、γ、δ分别是各标的物月度交易价格指数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权重,四项权重加总为1。
1.3.4 市场供需分析市场供需情况根据经济学理论演变生成的供给系数分析,即用供给量占需求量的比例来计算“供需关系指标”得分。本研究中供给量主要包括现存排污权储备量与可交易排污权量之和,需求量指企业需申购的排污权量。计算方法如下:
(5) |
其中,T为供给系数;Qs为现存储备量,Qt为可交易量;Qd为需申购量。理论上,供给系数越大,说明市场供给越充足,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1.3.5 交易流向分析交易流向分析法指通过跟踪排污权交易流向,研判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整体态势。本研究通过桑基图、地图等可视化形式展示排污权流量流向,以分析不同地区排污权交易流入流出情况,进而对“排污权地区流向指标”进行评估。
2 评估结果与讨论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多个维度对福建省2014—2021年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系统化评估,结论充分证明了福建省在排污权交易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务实成效。
福建省排污权政策制度体系框架合理、逻辑清晰,涉及排污权核量、确权、储备、交易、融资五个阶段,从排污权交易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制度体系建设,保障排污权交易行为的顺利开展。在完备的排污权政策体系建设下,福建省排污权交易为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较大影响。采用倍量交易政策推动产业朝着绿色新兴产业方向转型;通过排污权交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技术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企业排污权交易为主的绿色市场,深度挖掘企业减排量,由“要我减排”变为“我要减排”,社会参与度提高,“环境有价、使用有偿”意识深入人心。系统评估和总结排污权交易政策制度历史发展和实施现状后发现,福建省作为自主试点地区,各方面工作不断推进,政策制度设计和交易模式极具典型性,特色鲜明,市场交易数额和规模持续向好。
2.1 制度完整性评估本研究应用要素配置评价和政策指标评价两种方法评估了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本研究构建的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完整性评价的可行性。福建省排污权政策体系涵盖排污权核量、确权、储备、交易、融资五个部分,框架合理、逻辑清晰、相对完整,排污权交易制度要素配置和政策指标得分分别为95分和94分。综合二者评分结果,福建省制度完整性最终得分为94.5分,超过90分,对比2016年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政策实施情况阶段性评估结果,位于全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优秀行列。
与应用该评价指标得分最高的省份相比,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工作主要短板在于有偿使用和交易发展不均衡。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全面试行,有偿使用费征缴范围较小,排污权交易发展较好,排污权有偿使用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排污权交易的规模和金额。
2.2 市场综合发展程度评估排污权作为资源环境要素,排污权交易作为环境经济政策手段,在福建省内得到了充分应用,环境权益流动性较好,环境要素调配效率获得明显提升,推动了要素市场化、价格区间合理化,排污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行业、区域等人为限制,且并未造成市场价格高企、行业冲击巨大、企业损失严重等“市场失灵”现象。
(1)市场供需分析。评估结果显示,福建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供给关系比均值分别为6.7、10.5、10.6、3.6,储备相对充足,环境要素供给相对充盈,保障有力。但部分地区因前期工业基础薄弱,未来城市发展需求大,氮氧化物供给关系较为紧张,需要予以关注。
(2)交易规模分析。该内容从排污权地区流向指标和地区活跃度指数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评估结果显示,排污权作为环境要素在福建省域内流动性持续增加,从最初的为地区间单向流动发展成为更活跃的双向流动。图 3为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登录系统“驾驶舱”部分年份排污权区域流向图,由黄线相连的地级市存在排污权交易,该图充分证明随着试点工作推进,排污权交易日趋活跃、地区联系更为紧密。厦门、福州等地2021年网络密度指标达到0.22,说明跨地区交易占总交易量的五分之一以上。相对顺畅的流动性推动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不断优化,提升了地区交易的积极性,全省“一盘棋”的排污权交易统筹发展格局逐步实现。
为进一步分析福建省排污权各市交易活跃度,本研究构建了城市活跃度排名。结果表明,三明市在2014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均排名第一,2020年排名第二,交易活跃度呈下降趋势,主要与2020年起三明市工业建设项目需求减少有关;2020年后漳州市新上石化、钢铁项目,导致其活跃度排名升至第一。泉州、南平、莆田、龙岩等地2020年交易活跃度也各有所提升,主要归因于2018年11月后审批的项目逐渐建成,在申领排污许可证前需足额购买排污权指标。总体来看,福建省各地市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评估结果应用树状图展示如图 4。
(3)交易价格分析。2014—2021年,福建全省月度交易价格综合指数在2~ 10波动(图 5)。从线性趋势线走势来看,相较于四项标的物价格指数,福建省排污权月度交易价格综合指数走势整体较为平稳,斜率为0.0198,呈现有序稳定上升趋势,市场发展稳定性较高。
从福建省2014—2021年排污权交易产生的效益来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为显著。
2.3.1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主要从助力污染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应用桑基图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流向进行分析(图 6)显示,排污权由高污染行业流向高新行业的总量已超5000t,约占总交易量的28%;其中,造纸(42%)、平板玻璃(17%)、电力(16%)、水泥(13%)和印染(11%)五大行业超过10% 的排污权流入高新行业。如图 6b所示,排污权储备机构出让的排污权,28% 支持高新行业。排污权交易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降低了高污染行业排污权占比。与之相关,“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3倍多,四项主要污染物万元GDP排放强度不到全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水平的一半。
运用总量指标削减替代政策①,截至2021年11月,福建省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累计倍量交易减排量已超1.2万t。“十二五”期间,上述四类主要污染物通过倍量交易实现的减排占总减排量的比例分别为0.37%、0.23%、1.17% 和2.20%。“十三五”期间减排占比分别上升至2.21%、9.49%、4.02% 和1.12%,为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图 7显示了各地市排污权交易(总笔数)中开展倍量交易的比例。以福州为例,倍量交易呈现先高后低走势,一定程度上表明倍量交易、价格信号放大对地区产业升级作用逐步显现。
① 根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施总量指标及替代削减方案。上一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市县,相关污染物应按照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2倍进行削减替代。根据交易标的物和环境质量要求不同,总量替代调剂系数也不同。
总体来说,福建省通过排污权交易全省“一盘棋”做法,加强地区间联系,积极助力主要污染物减排,各地区交易活跃、价格作用明显。排污权交易实现了应用市场经济手段、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效果,源头减排效果明显,产业调整和绿色化进程加快,为高新企业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总量指标保障”,并降低了企业污染治理成本,有力推动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
2.3.2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从企业获利指标、绿色金融指标、非税收入贡献度指标三个层面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评估年限内,排污权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交易为福建省企业带来约9亿元的经济回报(即交易成交金额减去补缴的初始有偿使用费)。
福建省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与政府储备排污权出让费逐年增加,从950多万元增至2022年超过1亿元。其中,2016—2017年排污权有偿使用收入增长幅度最大,2017年,排污权有偿使用收入占福建省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比例达2.14%,非税收入占比达0.69%,为历年最高。此外,泉州、厦门、宁德、三明、南平5个地市共发放11笔排污权抵押贷款,贷款额累计3600万元,通过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
总体来看,企业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收益,激发了技术改革、创新的主动性,获得了新的绿色融资途径,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宏观经济增长。
2.3.3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主要从多元参与指标、公众参与度指标、闽宁协作影响力三个层面评估,结果表明: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后,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速形成。截至2021年,全省近千家企业参与排污交易。排污权交易成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参与的多方共治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
社会公众对于排污权交易公开信息的关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平均两年为一周期,说明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对于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资源环境“有限、有价、有偿”理念的传播,但在增加公众参与度黏性上存在一定进步空间。此外,福建积极推介其排污权交易经验对于宁夏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排污权交易助力对口扶贫协作帮扶影响力初显。
综上,本研究应用流向图、树状图、桑基图等可视化工具构建了排污权交易数据治理工具图谱,并依此形成了福建省排污权交易“一张图”(图 8),从活跃度、参与度、流动性、优化度、贡献度等多个维度展示了福建省排污权交易情况,便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排污权交易相关参与主体直观、便捷、高效地了解不同时期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状况及其取得的效益。
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充分证明了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具有良好的政策体系完备性,核心要素支撑有力,体系建设相对完善,并进行了有益的制度创新和探索;排污权交易达到一定规模,市场活跃度较高,覆盖全省区域,要素流动性和供给保障作用凸显;排污权交易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助力污染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企业获利,并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成为推动政府治理、企业自治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
下一步,建议福建省应用好成效评估结论,补齐排污权有偿使用短板,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适时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种类,将VOCs、重点重金属等纳入交易范围;在巩固二级市场活跃优势的基础上,加强跨区域、流域排污权交易探索与创新。
4 展望本研究提出的多指标可视化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方法在福建省得到了良好实践应用,利用流向图、树状图、桑基图等可视化工具构建的排污权交易数据治理工具图谱形成的福建省排污权交易“一张图”,能够直观、便捷、高效地展示福建省不同时期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状况及其取得的效益,得到了当地排污权交易相关参与主体的高度认可,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精准治污与污染减排。未来,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多指标可视化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方法的完善与应用:
一是不断修改完善、推广应用排污权交易成效评估方法体系。虽然多指标可视化方法能够较为全面评估展现省级排污权试点成效,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定性分析占比过大,评估结果代表性、可比性相对较弱等问题。未来可在指标及计算方法选取、指标权重设置等方面不断完善并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应用。
二是应用多指标可视化方法开展全国排污权试点成效评估,为下一步完善制度提供坚实基础。建议对已开展排污权交易的26个省份特别是近年来交易较为活跃的省份开展试点成效评估,对标对表浙江、福建等先进实践,突出问题导向,为下一步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三是加强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在排污权试点成效评估中的应用。利用更多大数据及可视化技术对排污权试点成效开展评估与展示,加强评估数据质量控制,使评估结果更为直观,应用操作更为便捷高效,提高决策科学性与便利性,切实促进地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TANG M G, ZHANG R H, LI Z,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radable discharge permit on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innovation: micro -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enterprises[J].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21, 23(11): 16911-16933. DOI:10.1007/s10668-021-01381-5 |
[2] |
GUNAWARDENA A, WHITE B, HAILU A, et al. Policy choice and riverine water 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integrated hydro-economic modell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8, 227: 44-54. |
[3] |
PENG B, LEI K. An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initial allocation of discharge permit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industrial technical feasibility[J]. Sustainability, 2021, 13(24): 13743. DOI:10.3390/su132413743 |
[4] |
PENG Z S, ZHANG Y L, SHI G M, et al. Cost and effectiveness of emissions trading considering exchange rates based on an agent-based model analysi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19: 75-85. DOI:10.1016/j.jclepro.2019.01.303 |
[5] |
陈君君, 石成春, 吴婷婷, 等. 排污权交易对福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4, 47(8): 228-236. |
[6] |
高宏霞, 王进.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排污权政策评估——以甘肃省为例[J]. 甘肃金融, 2019(10): 58-63. |
[7] |
美国环境保护局. 美国水质交易技术指南[M]. 吴悦颖, 李云生, 徐敏, 等译.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
[8] |
ZOLFAGHARIPOOR M A, AHMADI A. Effluent trading in river systems through stochast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 case study[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25): 20655-20672. DOI:10.1007/s11356-017-9720-z |
[9] |
XU Z W, YAO L M, CHEN X D. A robust optimization for agricultural crops area plann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level in the presence of effluent trading[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54: 119987. DOI:10.1016/j.jclepro.2020.119987 |
[10] |
邹海英, 刘舸, 张司佳, 等. 广东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实践进展与评估分析[J]. 四川环境, 2020, 39(6): 179-187. |
[11] |
曹静, 郭哲. 中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政策效应——基于PSM-DID方法的政策效应评估[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7): 24-37. |
[12] |
刘建晖. 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实施效果评估[J]. 山西化工, 2017, 37(3): 149-152. |
[13] |
何光宝, 杨红露, 周微波, 等. 重庆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评估[J]. 人民长江, 2017, 48(7): 1-5. |
[14] |
李永友, 文云飞. 中国排污权交易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家, 2016(5): 19-28. |
[15] |
曾东海, 米红, 刘力丰. 一种基于网格密度与空间划分树的聚类算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28(7): 125-131, 13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