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Vol. 16 Issue (5): 5-6  
0

引用本文 

陈刚. 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6(5): 5-6.
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陈刚

学术召集人

陈刚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排污权交易管理技术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排污权交易、绿色消费、环境经济政策、跨界河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多份研究报告获得部领导肯定性批示,或以专报信息形式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3次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合著《中国绿色消费政策实施进展评估与对策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绿色发展》等书籍。现任《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部署和要求,于2021年正式成立排污权交易管理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成为部系统第一家职责明确、定位清晰的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交易中心的成立,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需求,更是切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排污权交易制度,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积极作用。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对深化排污权交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近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市场体系建设;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排污权交易作为重要的市场化环境治理手段,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环境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发挥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为展示交易中心成立3年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最新研究进展,笔者会同《中国环境管理》期刊编辑部策划组织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研究专题,以交易中心研究团队为基础,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浙江、福建、湖北等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的专家学者,力图集中展示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过程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研究成果。

专题开篇对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进展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面临的五重挑战,以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改革的方向和建议[1]。2017年以来的排污权交易试点,最大的特色是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并重,交易中心结合实践,从环境法角度对有偿使用制度的理论内涵进行思考,聚焦政府行使排污权配置权的法律性质界定及政府作为排污权资源环境产权出让主体地位的正当性,论证了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的法理和事理依据,提出应持续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的考量[2]。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交易中心研究建立了一套综合反映全国排污权交易发展态势的指标参数,并从政策制定、出让成效、转让成效和方式创新4个维度构建了全国排污权交易指数[3]。基于对全国排污权交易情况梳理总结,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团队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分析排污权交易是否能够产生减排效益,通过使用PSM-DID方法评估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环境效应,得出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有助于实现减排效果的研究结论[4]。立足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的实际,交易中心与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等机构一起,利用逐笔交易的连续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全景式展示了福建排污权交易带来的多重收益,并应用可视化方法进行系统集成,以期更好地阐述排污权交易试点意义所在[5]。为展示排污权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交易中心与湖北、浙江专家一起对全国排污权抵质押情况进行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分析试点地区的典型做法和存在问题,并从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价值评估体系、减少风险、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6]

我们深知,不少研究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但我们相信,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仍在路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交易中心将深耕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排污权法律属性及立法路径分析、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机制、人工智能在排污权交易管理中的应用、排污权拍卖机制优化、市级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量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也期待有更多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健全排污权市场交易提供更多、更有深度的研究,为繁荣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提供有力智库支持和政策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任玥, 陈刚, 王琪, 等. 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进展与挑战[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7-12.
[2]
王琪, 魏东洋, 赵雅绪, 等. 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的理论内涵及应用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13-19.
[3]
要文, 陈刚, 刘倩, 等.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指数构建与测度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20-26.
[4]
刘倩, 林佳仪, 李霞, 等. 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检验[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27-35.
[5]
陈刚, 高彤, 陈君君, 等. 多指标可视化方法在省级排污权交易试点成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36-44.
[6]
钱书杰, 严俊, 要文, 等. 我国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 2024, 15(5):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