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3.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北京 100084
2. Center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Institute for Carbon Neutrali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我国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2543家,80%工业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园区能源需求量大、污染物及碳排放量高,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工作势在必行。清洁生产作为从源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生的有效措施和重要制度,可以有效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过程削减和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等多重目标。《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对园区推行清洁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旋律。《“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中指出要深化清洁生产推行模式创新,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审核试点。因此,探究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推行模式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清洁生产工作推行主要依托政策引导,重点针对企业污染防治,通过一些强制性政策约束、技术推行方案和审核评价推进 [1, 2]。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清洁生产审核统计数据,清洁生产在减污降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图 1)。然而在实际推行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动力不足、强制性政策效果有限、第三方审核机构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建立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长效机制等。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定义为“环境战略”相比,我国在实践中倾向于把清洁生产视为一种从源头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清洁生产在我国的应用效果。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也因其“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效果受到制约,园区企业的集群效果也未能发挥。因此,我国的清洁生产亟待从“手段措施”,回归其“环境战略”本质,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也亟待创新。
本研究聚焦于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创新,旨在回归清洁生产“环境战略”本质,发挥清洁生产审核的系统性作用。区别传统以企业为审核对象的清洁生产审核模式,探索将园区作为审核主体的整体性审核模式,强调源头与过程防控,注重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研究旨在通过模式和路径创新,优化传统审核模式的审核流程、技术方法和评价规则,有效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研究以系统论为审核创新的基础思想,运用工业生态学、全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循环经济思想理论等工具,以规范分析的研究范式探究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创新,重点围绕清洁生产审核对象、组织形式、审核方法、管理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五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建立具有较强推广性和可复制性的创新审核模式,有效推进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提质、增效。
1 研究回顾和创新思路 1.1 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的现有模式在工业园区层面探讨清洁生产的时间较为有限,针对工业园区如何推行清洁生产的研究也存在较大缺口。刘铮等提出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的推进主要从政策法规体系及规划、清洁生产园区标准体系、推进模式、园区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五个层面进行推进[4]。其中,推进模式是指工业园区清洁生产主要从宏观(园区整体)、中观(企业间)、微观(重点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宏观层面的清洁生产有助于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解决管理和政策上的配套性问题,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布局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中观层面的清洁生产旨在维护企业间产业链的稳定,提升产业链效率,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微观层面针对重点行业内的企业,关注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清洁生产技术[4]。
直接讨论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发展模式的研究较为有限,很多研究将清洁生产作为绿色低碳园区的一部分进行分析讨论。陈吕军从生产过程、产业链接、基础设施、政策管理等层面对精细化工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进行了顶层设计,该成果首先从技术层面解决了精细化工园区清洁生产的问题,其次从政府管理视角对减污降碳相关技术如何应用做了探索[5]。田金平等提出了精细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模式,该模式展示了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的内涵,即运用全生命周期定量分析工业园区物质能量代谢,从产品、产业链、基础设施、环境管理等角度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6]。鲍颖群等从动静脉产业链构建、产业共生、清洁生产、基础设施共享、环境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上海绿色低碳园区发展实践经验[7]。
清洁生产审核是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相比于我国数量庞大的工业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占比仍然很低[1]。在企业层面,Yu等构建了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模型,以提升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可持续性[8]。园区层面的清洁生产审核是当下的新问题,目前对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和模式的讨论上。孙晓阳建立了工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从企业层面筛选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利用多约束条件方案,从园区层面对企业间产业链方案进行环境经济可行性评价[9]。赵添乐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化工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流程,提出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思想推进园区层面的清洁生产审核,以达到园区节能减排、减污增效的目的。
1.2 清洁生产审核问题识别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作中,中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缺乏、技术较为落后、经营管理不到位与人才缺乏等问题,利用财政激励性政策并拓宽清洁生产中高费的融资渠道是当前学界公认的解决路径[11, 12]。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方面意愿较弱,有一部分是对清洁生产及其审核的认识不足,很难认识到清洁生产为企业带来的好处[12-15]。针对此处短板,有文献提出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动力”与“压力”并重,同时组织教育宣传活动来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认识[14]。目前的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存在专业性、技术性、创新性的不足,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基于行业特征,实施针对性审核[16, 17]。周露等提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具有局限性,不仅要计算对企业本身的经济环境效果,还需要把对园区及社会的经济环境效果算入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中,建立园区清洁生产组织,实现园区层面清洁生产数据共享[18]。
在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进程中,园区管理能力水平较为薄弱,具体表现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园区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以污水集中处理为例,园区虽建成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但管网建设落后,园区功能区设置不合理,污水处理规划简单不合实际[10]。刘晓宇等提出工业园区层面的清洁生产未形成成熟的审核方法学,在过去的工作中未形成有效的实践探索经验,后续应强化试点政策扶持和试点经验总结,开展审核方法研究,加强审核工具创新,加快标准体系的建立[1]。张晓琦等认为目前清洁生产工作与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缺少生产流程与环境管理二者兼顾的人员,使得在针对具体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时,往往会造成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之间的脱节,影响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应用指导意义,应积极推进二者兼顾人员的培训,做好生产技术与环境管理的衔接问题[13]。
1.3 审核机制创新思路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创新,以工业园区为清洁生产审核对象,旨在发挥园区资源配置和规划统筹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园区层面清洁生产审核模式,解决传统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问题。本研究回归清洁生产的“环境战略”本质,以期通过发挥清洁生产审核的系统性作用,构建以园区整体作为审核主体的整体性审核模式。首先,在传统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之上,剖析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内涵,重构清洁生产组织形式,精简审核流程。其次,从全生命期思想出发,对园区基础设施、产业配置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两端一链多重点”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以能源供应和末端排放首尾两端为重要抓手,关注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共生的减污降碳,进行园区空间尺度的生产全链条评估,提出整体性清洁生产优化方案。审核机制创新应致力于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监管能力。最后,以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提升为目标,构建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2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内涵剖析清洁生产审核,即传统针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又称清洁生产审计,根据我国《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其定义是:“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19]。将此定义进行拆解,剖析其内涵如图 2所示。工业园区作为一系列生产和服务的特色组织载体,同样适用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作为预防性、综合性、持续性的环境战略,在宏观(园区)、中观(企业间)、微观(企业)不同层面,其具体应用策略也不尽相同。传统的清洁生产审核关注企业端的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和企业管理者利用清洁生产的污染防治与管理工作。而园区层面的清洁生产审核则是园区管理者摸清园区污染、能耗情况,对园区进行预防性、综合性、持续性管理的重要抓手。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究其本质,已经上升为园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治理手段。
基于此,本研究将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定义为园区综合治理手段,是园区减污降碳、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工具。以“五年规划”为依据,结合园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碳排放目标、生态环境约束等重要方面,寻找园区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机会,关注企业和园区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形成清洁生产短期、中期、长期方案,方案经过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证,最终实现园区减污降碳、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内涵如图 3所示。
根据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内涵,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主要围绕清洁生产审核对象、组织形式、审核方法、管理制度、指标体系五个方面展开。
3.1 创新清洁生产审核对象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从传统单独围绕企业,转变为以工业园区为整体组织展开。基于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思想,充分发挥园区资源配置和规划统筹优势,提升清洁生产覆盖范围和水平。可以将园区基础设施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范畴,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相同行业所有企业、同一产业链上等具有关键共性的企业集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一并制定清洁生产方案。单个企业不再重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以降低审核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核效率。通过园区层面清洁生产审核,充分挖掘园区减污降碳潜力,通过园区层面资源配置解决企业层面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3.2 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形式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的管理者是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者。由于清洁生产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考虑到审核效率和成本,需要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式创新审核组织形式。基于多中心合作理论,以清洁生产信息平台为抓手,构建政府、工业园区、园区企业、第三方审核机构、专家等多利益相关方的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方式。通过明确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责权利,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管理,探索延伸第三方机构清洁生产审核的服务范围,为清洁生产审核赋能增值。该组织形式旨在充分发挥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园区综合治理手段的作用,协同多利益相关方利用数据平台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效率,利用智慧化方式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依托信息平台,建立分层、分级的清洁生产审核流程。对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企业建立自评、他评(即专家评)、现场评估、实施方案的审核流程;鼓励除强制性清洁生产的规上企业、中小企业进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建立自评、选择性他评(即专家评)的审核机制。依托清洁生产信息平台,建立行业端口和园区端口:园区端口是在企业清洁生产信息的基础之上,涵盖园区基础设施信息,形成园区整体清洁生产方案;行业端口是对企业进行不同行业类别的划分,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属性,形成行业整体的清洁生产方案。园区管理委员会可以组织园区内具有行业共性的中小企业,为其统一组织清洁生产审核,为企业减负。在此基础之上,精简、优化传统清洁生产审核流程。基于园区内相同行业、相同特征污染物等,将企业统一组织起来,从而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快速化的新型审核模式。匹配传统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流程,创新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流程为筹划与组织、现状调研、设计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案、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价、持续清洁生产五个阶段,如图 4所示。
创新清洁生产审核方法是为了建立充分挖掘园区清洁生产潜力的有效工具。园区层面,需要分析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公共设施和环保设施能力;企业间层面,需要分析企业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关系;企业层面,需要对重点行业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方法需要依托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学。其中物质流能量流分析是园区清洁生产分析的基础,以工业园区物质流分析技术导则为依据[20],建立工业园区的输入端、园区内系统和输出端。工业园区物质流能量流分析具体分为五个阶段:问题界定、系统界定、数据收集、多流多节点数据库建立与综合评估,以及优化调控[21]。园区的物质流能量流分析需要不断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质量、分析结果等调整研究问题、研究系统、数据收集方法等,直至所得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最后进行动态管理、持续优化[21]。通过分析物质能量流动的动态过程,厘清园区物料和能源消耗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找到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以实现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两端一链多重点”的园区清洁审核方法。两端,即以能源供应和末端排放首尾两端为审核要点,重点关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和替代,以及污染物排放和削减等。通过对园区物质、能量、信息流入流出环节的掌握,确定审核边界。一链,即应用循环经济的思想,从园区全生命周期考虑,重点关注园区的产业共生情况,设置重要节点间的循环产业链构建、能效提升、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基础设施升级、管理模式强化等举措,推动园区内优势互补、资源能源高效循环利用。多重点,即确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行业和企业,以及实施方案的主要方向以及预期效益。从园区产业经济发展出发,根据“五年规划”,确定园区清洁生产短期、中期、长期方案,发挥清洁生产审核在园区层面的统筹作用,将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统筹考虑,增强制度设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3.4 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制度创新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制度,旨在探究如何通过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全面了解园区真实情况、识别园区问题、进行预防性的园区规划和优化、形成多资源调动和协同的园区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园区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健全园区管理体系,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制度合力,完善制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园区治理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监管能力。探索清洁生产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等其他环境管理制度衔接的机制和路径。制度的衔接问题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①与其他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融合搭接;②与其他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融合搭接;③审核结果和其他环境管理制度互为参考依据和先决条件;④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同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之上,将清洁生产管理制度与“双碳”政策挂钩接轨,在企业财务层面建立碳审计等台账制度,打通绿色金融、环境治理和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的关系,为建立我国清洁生产市场机制做铺垫,为企业日后进入碳市场做准备。探索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分级管理制度,提升园区清洁生产整体水平。
3.5 创新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价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该评价体系可以了解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现状及在落实清洁生产方案后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变化,衡量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效果。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清洁生产行业标准的共性指标,并结合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等园区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荟萃分析,初步筛选出以发展程度、资源能源、污染控制、污染物集中治理基础设施、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企业间关联度、绿色产品、园区清洁生产管理机制、清洁生产投融资九个维度的园区清洁生产评价初步指标。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抓住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本研究开展了大量园区问卷调研,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既有指标提取,作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关键指标,形成了四类22个关键指标,如表 1所示。四类指标(园区清洁生产管理机制、污染集中治理、资源能源、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度依次递减。
充分发挥清洁生产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根源在于建立对清洁生产内涵的正确认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定义为一种“环境战略”,而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从源头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清洁生产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尽快使我国的清洁生产从“手段措施”回归其“环境战略”本质,是清洁生产创新工作的核心要义。本研究创新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模式,旨在发挥园区资源配合和统筹规划的作用,以解决传统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问题。
研究分析了我国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的现状和清洁生产审核问题,从园区尺度,建立了针对审核对象、组织形式、审核方法、管理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五个方面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路径。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园区治理的手段,可以作为政策衔接的桥梁,发挥资源配置和统筹规划的作用,为充分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提供机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机制创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园区、市场共同的力量,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为了破除清洁生产发展的瓶颈,还需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政策设计。
(1)构建多要素的清洁生产数据平台,为园区减污降碳提供支撑。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是建立在对园区进行物质流、能量流、碳核算分析基础之上的,其关键是数据的收集和共享。目前园区“家底不清”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中提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清洁生产数据平台则是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考虑到清洁生产数据的覆盖面广、数据类型复杂,以及后续清洁生产工作推进中面临的技术推广、金融市场衔接等问题,现阶段的研究工作只能进行路径设计。要进行规模化的清洁生产,还需要构建清洁生产数据平台,为充分挖掘园区减污降碳潜力和综合管理提供支撑。
(2)建立科学的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和绩效评价体系,为全面评价园区清洁生产水平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和绩效评价体系是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难点,还需要进一步制定科学的、细化的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和参考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碳足迹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企业和园区的清洁生产水平和绩效水平,并为政府制定相匹配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提供依据。最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评价体系,以反映最新的科技和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负责监督评价体系的运行,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此基础之上,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园区和企业提高其清洁生产水平。
(3)建立清洁生产市场机制,探索园区清洁生产政府治理模式。传统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分为强制性审核和自愿性审核,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园区治理手段应当常态化推广。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面对中国众多的工业园区,为实现可持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仅仅靠强制性的手段是不够的,需要充分激发清洁生产市场源动力,推动企业自愿清洁生产,针对性研究政策激励和市场驱动的交互机制作用下清洁生产整体性和规模化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园区治理手段的作用,探究园区清洁生产政府治理模式,为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进行机制设计和模式探索。
[1] |
刘晓宇, 周长波, 任慧, 等.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现状与建议[J]. 中国环境管理, 2022, 14(3): 30-37. |
[2] |
柳领君.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清洁生产机制创新[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 北京: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1.
|
[3] |
党春阁, 陈晨, 赵志远, 等. "十三五"中国清洁生产推行进展蓝皮书[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2.
|
[4] |
刘铮, 党春阁, 李子秀, 等. 环保新形势下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框架思路研究[J]. 环境保护, 2017, 45(22): 60-65. |
[5] |
陈吕军. 精细化工园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M]. 2017.
|
[6] |
田金平, 李星, 陈虹, 等. 精细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6): 121-127. |
[7] |
鲍颖群, 王一竹, 石庄岩. 上海市绿色低碳特色园区创建路径分析[J]. 上海节能, 2023(11): 1580-1584. |
[8] |
YU H, ZHAO Y L, YANG N, et al. Construc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mode innov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29(12): 17626-17644. DOI:10.1007/s11356-021-16854-3 |
[9] |
孙晓阳.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及案例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10] |
赵添乐, 王安, 简磊, 等. 化工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与风险管控相关问题分析[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二). 北京: 《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 2019.
|
[11] |
张璐鑫, 于宏兵. 中小微型工业企业清洁生产: 趋势·挑战·对策[J]. 未来与发展, 2012, 35(9): 101-104.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2.09.023 |
[12] |
张璐鑫, 于宏兵, 蔡梅, 等. 中国清洁生产[J]. 生态经济, 2012(8): 46-48, 66-66. DOI:10.3969/j.issn.1671-4407.2012.08.009 |
[13] |
张晓琦, 王强, 曾红云. 清洁生产环境管理政策在中国的发展和存在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 42(12): 191-194. DOI:10.3969/j.issn.1673-1212.2017.12.046 |
[14] |
高梦远, 王贵磊, 穆莹, 等. 对河北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进的思考[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7): 253-255. DOI:10.3969/j.issn.1671-0711.2022.07.139 |
[15] |
MATOS L M, ANHOLON R, DA SILVA D,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on benefits and difficulties found[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87: 409-420. |
[16] |
王裕明, 朱智腾, 余艳玲, 等. 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共性技术推荐与应用浅析[J]. 节能, 2020, 39(7): 142-147. |
[17] |
陈慧聪. 新时代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要点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 39(6): 155-157. |
[18] |
周露, 陈亢利, 黄学军, 等. 产业园区整体推动清洁生产审核的有关问题探讨[J]. 环境工程, 2017, 35(4): 165-168.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清洁生产审核办法[EB/OL]. (2016-05-16).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qjsctx/qwfb1/202112/t20211202_1306677_ext.html.
|
[20] |
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38903-2020: 工业园区物质流分析技术导则[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0.
|
[21] |
高洋, 王帅, 程蕾, 等. 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 内涵、方法与建议[J]. 环境科学研究, 2023, 36(12): 2417-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