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2.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建党以来,党的绿色执政方略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全国土地会议”,从“节约粮食和土地资源”到“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从“可持续发展”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党的绿色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从大数据的角度梳理党的绿色执政理念发展脉络,挖掘党的绿色执政理念的萌芽、成长、发展和壮大,总结党的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对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模型与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党的绿色执政理念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党和国家绿色执政理念的时间发展脉络,在时间发展脉络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以机器学习模型为主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展词频分析、主题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挖掘党绿色执政理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
本文所分析的文献和报告等数据均为非结构化文本数据[1],在机器学习领域属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的范畴,使用软件KH Coder对所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KH Coder是日本学者樋口耕一开发的文本分析工具,KH Coder的内核是一个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inear Discriminant Allocation,LDA)模型。LDA模型是NLP领域常用的模型[2, 3],由Blei[4]等人于2003年提出,用来推测文档的主题分布,它可以将文档集中每篇文档的主题,以概率分布的形式给出,从而抽取出主题分布,进行主题聚类。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数据来源本研究根据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中国政府网的公开资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间段,主要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毛泽东选集》《周恩来论林业》《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为参考资料[5-1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间段,主要以1954—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为参考资料。
1.2.2 数据处理本研究通过“资源”“土地”“森林”“植树造林”“绿色”“环境”“生态”“生态环境”“环保”“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气候变化”等关键词对原始文档中涉及绿色执政理念的内容进行提取,提取后根据重要历史节点进行合并与拆分。处理后的数据集根据停用词词库对数据中的符号、数字、字母、介词、拟声词、人称代词和连词等无具象和意向的词汇进行剔除。把经过过滤的数据集放入模型KH Coder软件预处理模块,把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向量化,按照概率分布的形式给出词汇集合,并根据需求开展词频统计、主题聚类和相关性等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时间发展脉络以历史文献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基础数据,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中国成立两个重要历史节点前后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的形成、发展、演化与进步。结合我国环保工作的历史发展,按照重要的历史节点把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分为“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并以五年计划为基础时间单元,把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匹配至相应的五年计划,政策逻辑与时间逻辑交替前行,梳理绿色执政理念发展脉络(图 1)。
(1)建党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绿色执政理念萌芽于“对土地资源的深刻认识”。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党的领导人在建党早期就阐述了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深刻认识,在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党对于土地资源生产力的改造与优化也十分重视。早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防止山洪泛滥,涵蓄水源、提高粮食产量。彼时,优化土地资源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是顺应物资匮乏历史背景下的特殊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性思维的萌芽,这些认识和实践均是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的起源。
(2)“一五”到“四五”期间:绿色执政理念生根于“植树造林”。“一五”期间,针对农业、林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提出了“节制采伐”“水土保持”和“综合利用”理念;还提出了“流域规划”和“农林牧渔统一规划”的规划思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规划思想是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和先进性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环境卫生改善”的目标,“城乡环境”的表述也是首次出现;政府工作报告还进一步强调“水土保持”和“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性,相关表述也多次出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推动和允许,197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并在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开端,也是绿色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绿色执政理念在治国理政方略中,已经有所体现,虽然涉及的要素、范围和边界相对简单,但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能源资源极度匮乏,集约有其刚性的要求所在;二是追溯党的发展历程,在物资匮乏的条件下成长与壮大的集约思想,已潜移默化深入到党的发展理念中。
(3)“五五”到“八五”期间:绿色执政理念重视“环境污染”。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表述;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颁布;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环境保护”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体现参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相关内容。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体现的工作内容,绿色执政理念在这个阶段逐步从“植树造林”发展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三部分,随着国内国外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并且衍生到对于能源的集约利用,对于水资源、森林、草地、矿产和海洋等多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九五”到“十一五”期间:绿色执政理念向“资源、生态与环境”多要素多领域演化。1996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首次被纳入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并获得中央财政连续多次发行国债给予资金支持;“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日益突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十一五”期间,首次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2007年“科学发展观”和2008年“生态文明观念”相关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一五”期间还首次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较大进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气候变化”相关表述并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首次提出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要求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可以看出,绿色执政理念在此期间已经逐渐跳出“环境保护”的概念,走向更宏大、更系统、更宽广的范围,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是绿色执政理念超越本土理解,与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对接,融入关系人类命运与未来语境中的里程碑。依托“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观念”“科学发展观”和“气候变化”等理念,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逐步孕育出来,并深入到治国理政中,贯彻党和国家的“绿色意志”。
(5)“十二五”以后:绿色执政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十二五”期间,2013年首次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相关表述;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开始实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相关表述;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三五”期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相关表述,2017年“生态保护红线”“山水林田湖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和“生物多样性”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修复第一次以高度系统化的理论呈现出来,并明确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表述也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表述首次出现,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执政理念一方面在“资源、生态与环境”三个方向上进一步深度发展,另一方面在三个方向的高度交织中开始被归纳、总结与凝练,其演化的动力既来自党和国家内部对先进执政理念的刚性需求,也来自外部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路径。在这个阶段,形成了高度凝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绿色执政理念的集大成者,以系统性的思维,从长久深远的角度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对立与统一,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
2.2 词频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执政的重要公文形式,目前公开可查询的政府工作报告共52次,完整跨过十三个五年计划,见证了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点点滴滴。总体来看,绿色执政理念中,“生态”“环保”“节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目前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的三个重点领域。“绿色”“气候变化”“生态文明”“污染”“治理”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体现了绿色执政的主要落脚点。“人民”“群众”“民生”“主体”和“企业”等词汇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体现了绿色执政理念下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受益主体。此外,“经济”“发展”“生产总值”“资源”等词汇也高频出现,生动点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是“发展”,是带领人民走向更富足的生活,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与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图 2)。
具体看,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年关于绿色执政理念的表述较少,主要以林业和农业工作为主。其中“造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对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合理利用的表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规划”和“五年计划”等词汇很早就高频率地与绿色执政理念共同出现,可见党的绿色执政理念的起始很早,并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思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保障林业和农业工作的一部分登上历史舞台。
1983年,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在发展中绿色执政理念逐步体现,这个阶段“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现状相符。另外,能源安全和节约资源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论述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色执政理念不断进步和增强。“环保”“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等词汇出现频率也较高,统筹“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系统性思维解决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成为党和国家执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绿色执政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个阶段“环境保护”旗帜鲜明地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中,环保工作成了重中之重。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和“开发”等词汇也高频出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成为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的根本追求,捋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集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引领,绿色执政理念深入人心,此期间“生态”“生态文明”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环境”“保护”“绿色”“节能”“防治”和“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出现频率也较高。为解决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需求。这个阶段,“生态文明”超越一般的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成为更高、更大、更宏观的概念,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利用、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系统地统一起来,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图 3)。
通过LDA模型对文档进行主题分析,提取文档主题、主题关键词、出现频率和主题之间的聚合关系,具体参见图 4。图中每个颜色代表一个主题群落,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关键词组成,关键词所在圆圈大小代表出现频率,关键词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主题下不同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执政理念主题聚类分析显示,“环境—生态—资源—污染—治理—保护—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战略”这个群落成为出现频率最高、聚类效果最明显的群落,也简明扼要阐述清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包含的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经济”和“发展”等词汇与“生态”和“环境”的聚类效果突出,生动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协同促进的关系,也侧面印证了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除此之外,“城市—区域—排放”“生产—生活—人民—群众”“节能—环保—能源—企业—技术—气候变化”“海洋—草原—森林—土地—制度—体系”“设施—基础”等群落分别在绿色执政理念的受众、能力建设、责任主体等方面进行聚类,并有机分布于中心群落的周围,支撑中心群落的发展与演化。
新中国成立最初的20年,绿色执政理念相关表述主要形成了三类主题,一类以林业工作为主,包括植树造林和木材开采等;一类以土地利用工作为主,包括水土流失保护和土地改良等;最后一类以农业为主,包括农业水利的发展与规划。三类主题之间由经济发展和自然平衡等串联起来,形成了新中国成立最初20年,党的绿色执政理念的基本脉络(图 5)。
自从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后,主题聚类的数量也明显增多,“环境—保护”“节能—技术—改造”“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业企业—资源”等主题的出现,标志着党的绿色执政理念从农林渔牧生产保障逐步转到环境、资源和节能工作中,其中“环境—保护”主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能—技术—改造”是表述最多最复杂的两个主题,聚类形成的群落也最大,同时“国务院—利益—群众—干部”这个主题群落则明确指出了绿色执政理念的各参与方与受益方(图 6)。
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战略、机构设立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加强。“环境—生态—资源—建设—保护”五个词形成了最大的主题群落,其余主题群落主要有“建设—集约”“监测—执法—制度”“城市—流域—治理—资源—退耕还林”“法律—法规”“资金—国债”“科技—教育”等涉及绿色执政的方方面面,有具体到政策的适应对象(城市—流域—行业),也有保障绿色制度的机制体制(执法—制度),还有能力建设和资金保障(科技—国债)等。从这个时期开始,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一方面树立了“生态—环境—资源”的核心主题,另一方面从广度到深度都进行了拓展,全方位支撑绿色执政理念的落实,绿色理念的大框架已经初具雏形(图 7)。
伴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和引领,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主题再度凝练分化,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成了更为深刻和深化的主题,“生态”“环境”和“资源”三部分工作由简到繁逐步展开,成为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其中,“生态”主题由“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各类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主题关键词数量最多,涉及的面最广,包含了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农业、机动车等多方要素、多污染源和多污染物的管理;“资源”主题则围绕能源总量、能源利用效率和气候变化的主题聚类。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等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也形成了独有的主题聚类,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图 8)。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党的绿色执政理念的萌芽起始于“打土豪、分田地”,提出土地革命纲领、发动土地改革、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必经之路。改革土地所有制的同时,也萌芽出优化土地资源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性思维与执政理念。在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党对于土地资源生产力的改造与优化也十分重视。优化土地资源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是顺应物资匮乏历史背景下的特殊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性思维的萌芽。
(2)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绿色执政理念起源于“植树造林”,发展脉络简单,“促发展保平衡”是主题,“农林工作”是主线,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保障农林工作的一部分登上历史舞台,并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思维。新中国成立最初20年,关于绿色执政理念的表述较少,主要以林业和农业工作为主,其中“造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对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合理利用的表述较多,“经济”“规划”和“五年计划”等词汇很早就高频率与绿色执政理念共同出现,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思维。
(3)1973—1983年,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环境—保护”主题日益凸显并逐步成为党绿色执政理念核心主题,以系统性思维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对立与统一,成为党和国家绿色执政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在发展中绿色执政理念逐步体现,这个阶段“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现状相符。此外,能源安全和节约资源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论述大幅度增加。这期间,“环境—保护”主题日益凸显,发展脉络逐渐多元和复杂化,绿色执政理念日益丰满,“保护环境”逐步成为核心主题,主题聚类的数量也明显增多,“环境—保护”“节能—技术—改造”“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业企业—资源”等主题的出现,标志着党的绿色执政理念从农林渔牧生产保障逐步转到环境、资源和节能工作中来。
(4)1984—2008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环境—保护”主题日益凸显但不再单一,发展脉络逐渐多元和复杂化,绿色执政理念日益丰满并推动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绿色执政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个阶段“环境保护”旗帜鲜明地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同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成为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的根本追求,捋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集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成为未来的前进方向。这个阶段主题聚合效应愈加明显,绿色执政理念落脚在“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脉络逐渐多元和复杂化,“环境—生态—资源—建设—保护”五个词形成了最大的主题群落,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理念从广度到深度都在拓展,绿色支撑理念的大框架已经初具雏形。
(5)2011年至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引领,绿色执政理念深入人心,党的绿色执政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走好“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上绿色发展第一步的纲领与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党和国家的绿色执政进入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生态”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环境”“保护”“绿色”“节能”“防治”和“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出现频率也较高。为解决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需求,这个阶段“生态”超越一般的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成为更高、更大、更宏观的概念,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利用、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系统地统一起来,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主题进一步凝练分化,发展脉络逐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清晰可循,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和“资源”三部分工作逐步展开,成为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环境—生态—建设—保护”四个词汇高度融合交织,其中“生态”成为整个发展脉络的中心词汇。
4 研究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本文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从大数据的角度提供了佐证: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语境下,遵循马克思主义矛盾特殊性原理,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下一步研究将把视角与眼界放宽放高,通过一系列大数据方法,挖掘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发展的逻辑和演变在世界语境中的显著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世界大背景中,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作出的积极贡献。
[1] |
程慧荣, 黄国彬, 郑琳. 非结构化文本分析软件比较研究——以KH Coder和Wordstat为例[J]. 图书与情报, 2015(4): 110-117, 122-122. |
[2] |
黄晓斌, 赵超. 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 情报科学, 2009, 27(1): 94-99. |
[3] |
黄娟.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09.
|
[4] |
BLEI D M, NG A Y, JORDAN M I.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03, 3: 993-1022. |
[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
[6] |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
[7]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国家林业局. 周恩来论林业[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
[8] |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1975~1982)[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
[9] |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
[10] |
胡锦涛. 胡锦涛文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
[12]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
[1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国家林业局. 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
[14]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
[1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