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下一篇»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Vol. 8 Issue (3): 108-108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沈满洪. 生态文明理论的新诠释[J].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3): 108-108.
[复制中文]

作者简介

沈满洪, 宁波大学校长、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生态文明理论的新诠释
沈满洪    

自然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重大问题?国际社会普遍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范式并被我国所接受,我国则首先提出并推广了“生态文明”范式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这两种范式的精神实质是共同的,但话语体系是不同的。实际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早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之中,探寻先哲的思想精髓,把握时代的跃动脉搏,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厚重、丰富而鲜活的生态文明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现连续30多年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环保法霹雳登场、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见高位发布、水土气三大污染防治计划密集出台,发展理念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赫然在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思想已经从理念上升到执政纲领并落实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的丰富实践对生态文明理论建设提出新要求。正如丛书主编、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所言,“当今社会已经迈向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我们将“共同迎接绿色经济理论与绿色发展学说的繁荣与发展”。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和理论需求,浙江财经大学杨雪锋教授向读者奉献了新作《绿色低碳文明》。本书作者积多年研究之精华,力图形成绿色低碳文明研究新体系。首先对绿色低碳文明进行理论溯源和概念辨析,接着对生态文明的近代迷失、高碳增长的多重危机、工业文明的反生态逻辑解析传统工业化的增长困境,然后又从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态化转向、绿色文明的多维体系、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绿色低碳文明的理论架构,最后,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六个方面分别论述绿色低碳文明的发展路径。

作者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观点和论断。从历史纵向的时间轴角度看,在东西方历史文明发展中,两者均蕴含绿色文明元素,但是由于文化内核的差异,导致近代文明的分岔。东方文明的“和”、“合”文化较西方文明的“力”、“竞”文化具有更多的亲自然基因。东西方文明需要在当代文化融合中塑造和谐的绿色文明。

作者认为,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西方文明存在生态悖论的特质,导致工业化的技术经济路径依赖;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高碳依赖导致社会经济的多重危机。传统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反生态逻辑,表现为:基于利润最大化范式上发展目标的生态背离,基于异化技术经济范式上发展手段的生态背离,基于工业化熵增范式上发展过程的生态背离。

绿色低碳文明之新,体现在价值理念、发展思路、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等方面。作者重点分析其价值理念之新和发展思路之新。新的价值理念包括:新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资源观和要素观、资本观和生产观等。新的发展思路就是在发展的出发点上,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文明体现的是一种系统化思维方式,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和动态和谐。

绿色低碳文明不仅有着高远的价值引领,还有紧扣时代发展的现实观照。作者认为,绿色经济作为代表新型技术范式、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其具体经济形态就是生态经济。其中,生态产业、生态设计、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生态社区是绿色文明在不同层面的实践形式。绿色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绿色农业主要通过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等形式体现出来。节水农业、节能农业、设施农业和立体农业等发展模式具有直接的资源节约功能,高效农业和小尺度农业则从提高效益和减少生态足迹角度实现绿色发展,均为广义绿色农业。

杨雪锋教授在循环经济领域有深入地研究,本书从生态文明层面对循环经济有了更具穿透力的分析。循环经济是新型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的综合体现,其生态化要求就是减物质化和功能经济,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生态化表现为技术经济的绿色化和物质流多重循环。该论断对循环经济理论本质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

绿色低碳文明理论体系正在形成之中,杨雪锋教授为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实践的需要而言,理论研究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期待同行学者尤其青年学者加倍努力,为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理论界应有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