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下一篇»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Vol. 8 Issue (2): 67-72,46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伍江, 孙洁, 王信. 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挑战、对策及展望[J].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2): 67-72,46.
[复制中文]
Wu Jiang, Sun Jie, Wang Xin. Challenges,Practice and Outlook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6, 8(2): 67-72,46.
[复制英文]

作者简介

伍江(1960-),男,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通讯作者

王信(1976-),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教育。
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挑战、对策及展望
伍江, 孙洁, 王信     
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摘要: 本文在综述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总结国内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组织管理、学科壁垒、课程设置、资源平台、经费支持等五个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同济大学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模式创新,浅谈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对这五大挑战的对策。文中指出在我国处于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加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系统,特别是承担培育国家未来人才的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高校的议事日程,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对外合作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参与、促进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组织管理    跨学科研究    资源平台    国际合作    
Challenges,Practice and Outlook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Wu Jiang, Sun Jie, Wang Xi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and progress of Higher Education on ESD (HE-ESD) both at home and aboard,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proposed five challeng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namely,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discipline barrier,curriculum design,resource platform and financial support.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by analyzing the case study of Tongji University in building itself towards a "sustainability-oriented university".The article emphasized that ESD,especially HE-ES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ccelerating China's transform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E-ESD has become a new impetus in promot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In this context,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especiall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put ESD high on their agenda.Universities need to carry out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ctively with the advantage of complete disciplines,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put efforts on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ESD,and provid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interdisplinary research    resource platfor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1 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提出

1972 年,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斯德哥尔摩宣言》指出了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24 项关于达到环境的永续性的指导原则,其中第19 项原则提到从中小学到成人阶段均需环境教育。延续斯德哥尔摩宣言的理念,1977 年第一次环境教育政府间会议上通过的《第比利斯宣言》为全球环境教育发展构建出基本框架,呼吁各成员国制定有关教育的政策,将环境教育的主张、活动和内容引入它们的教育制度中去,希望一般大学在工作方针中能够思考环境与永续性的议题。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该议程第36 章指出“我们的世界需要灵活的和有适应性的劳动力,能够在向可持续社会过渡时面对日益增长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及各种变化,各国应当为学校和大学毕业生建立培训规划,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的生活”,同时,会议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即地球宪章,宪章指出“应调动全世界青年人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形成一种全球的伙伴关系,以便取得持续发展和保证人人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20 世纪90 年代被指定为国际环境教育十年,有众多活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两个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组织共同举办,并成功开启和协调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环境教育项目(IEEP)。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在2003 年批准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计划》 (简称“十年计划”),宣布在2005 年至2014 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它们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回顾十年计划,虽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预期目标还相差较远。为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2015 年9 月25 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 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子目标4 定义为“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继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形成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国21 世纪议程》(又称《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在《21 世纪议程》基础上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计划和对策方案,并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其中第六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指出通过在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对受教育者可持续思想的灌输,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0 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被写入《教育规划纲要》,这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履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责任的最新宣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1]。以此为起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学作为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是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变革最重要的载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等教育作为未来领导和政策制定者的教育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因此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2]

2 国内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及挑战

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的推进,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梳理十年间举办的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可发现,2014—2015 年在全球范围内召开的国际会议最为密集。2014 年5 月12—14 日,在阿曼马斯喀特举行的全民教育会议上,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2015 年后全球七大教育目标之一;2014 年11 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15 年5 月,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召开,再次重申“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培养能使公民过上健康和满足的生活,做出明智决定并应对地方和全球挑战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目标;2015 年5 月,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长咨询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2015 年6 月,第八届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在瑞典哥德堡召开,这些会议无一例外地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种新趋势,成为各国教育创新的新动力[3]

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的联合国项目和报告还包括: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推进可持续消费中的作用的《2011 年人类发展报告》以及指明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重要性的《2012 年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报告》[4]。与这些报告类似,发表于201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的两个出版物——《大学中的可持续性:机遇、挑战和趋势》 [5] 和《大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新的视野》[6],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成果的一部分进一步重申了高等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自2009 年在波恩举行的可持续教育十年中期会议以来,更多的大学参与到更重要的挑战之中,如重塑教学、学习和研究导向,使其朝着有助于可持续生活的新意识模型、能力和创新方向发展 [7]。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机构中以横向和跨学科的方式开展,促进了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日益渐增的关注度 [8]

为促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系统性行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600 所的大学通过签署如《博洛尼亚宪章》、《哈利法克斯宣言》、《塔乐礼宣言和哥白尼可持续发展宪章》 等国际协议承诺走向可持续性。然而,宣言作为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变革的手段,各大学不能止步于宣言,应将其转化为系统的行动。正如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第比利斯宣言》中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比如环境教育)是个体生命全周期过程”。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教育须是达到一个结果的方法(比如推崇高品质生活),而不是结果本身(比如获得学术或职业资质)”[4]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继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特别是《中国21 世纪议程》的制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纲领性的意见。2010 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被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据教育部网站刊登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2014 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3559 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 所,居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学率达到37.5%,提前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设定的36% 的阶段目标。新形势下,面对如此庞大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2014 年11 月于日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发表讲话,总结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强调了理念先行、政策保障的重要性,即注重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融入中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明确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在政策上保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实施。盘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国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创新学习方式,努力达到更新学校办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素质的目标,共举办了11 次国家级讲习班,不断提高校长和教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已建成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学校1000 余所,其中包括300 所示范学校和700 所实验学校,为在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9]。通过上述文字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基础教育上,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成果,如何加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的新动力。

同济大学一直密切关注和追踪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与实践。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同济大学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态势,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3 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创建节约型校园”行动计划,积极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具体探索与实践,先后建立了覆盖全校建筑设施的节能监管平台,完成了一批历史建筑节能改造、水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示范项目,并开设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课程。2007 年,同济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2008 年以来,又相继接受住建部、教育部委托,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节约型校园示范建设技术导则、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技术导则等一系列指导可持续发展校园的纲领性文件,引领国内高校的可持续校园建设。在此基础上,超越了“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本身,逐渐扩展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并最终上升为“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将其融会贯通到学校的全面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2009 年,同济大学成为《自然》杂志绿色校园专题重点介绍的唯一一所亚洲学校,2010 年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2012 年获得国际可持续校园联盟授予的“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成为亚太地区获此殊荣的第一所高校。2013 年,同济大学第十次党代会将“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同济大学的中长期发展愿景和发展战略。

同济大学从“节约型校园”迈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校园”,经历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中的诸多挑战:

组织管理——如何克服组织管理中缺乏整体性和集中性的问题,摆脱组织结构的束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中;

学科壁垒——如何实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培育基于问题的跨学科、整体性思维方式;

课程设置——如何改变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松散、缺乏综合性的局面;

资源平台——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整合校内外资源,提高效率,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

经费支持——如何保证全校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费上的可持续性等。

3 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对策

现结合同济大学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创新方式,浅谈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对挑战的对策及展望。

3.1 改善组织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制度保证

同济大学打破传统教育专业分离、课程单一的教学瓶颈,结合编制《同济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契机,2010 年开始,学校经过深入的酝酿与探讨,决定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相关成就向纵深发展,提出“ 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理念,确立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重要战略,2013 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同济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以可持续发展为纲,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制度上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保驾护航。因此,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为高校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2 打破学科壁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先行条件

可持续发展教育兼具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综合渗透至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战略框架下,同济大学集思广益,以创新为驱动,在管理机制层面不断推陈出新,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学院”)升级至校级跨学科平台,将其作为整合资源的载体,提高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效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可持续发展学院肩负着这一使命,在学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为推进跨学科研究,可持续发展学院在各相关领域学院设立跨学科责任教授,整合学校可持续发展领域资源,促进学院间跨学科领域合作,研究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承担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可持续发展学院已在15 个学院设立23 名责任教授,科研领域涉及气候变化、绿色城市规划、绿色经济、绿色交通、水资源管理、化学品管理、海洋生态、环境法、可持续发展教育指标体系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师资力量和更好的研究平台(图1)。

图1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跨学科平台伞图

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自2013 年起,可持续发展学院每年招收5 名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目前已累计招收来自经济、数学、环境、文学等学科的10 名博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创新研究,探索拓展同济大学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3.3 系统方法是实现可持续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跨学科管理和综合性课程设置的必要方式

针对可持续发展卓越人才对研究生素质的全面要求,可持续发展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自2012 年起,共培养来自25 个学院60 个专业的500 余名研究生。同时,针对本科生开设了跨学科公共选修课——“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自2013 年起,共计1 000 余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

从传统意义上说,这就要求教务口与25 个学院协同联系,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同济大学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跨学科平台,由这一平台统筹资源,与研究生院对接,从而避免了管理上归口不明确、联系层级冗繁等问题,实现了管理上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可持续发展教育辅修专业是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价值观方面来理解现有的全球最前沿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问题,从而深化了学生对现有主修专业的理解,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的渗透性、深入性、综合性至关重要。

3.4 资源平台和国际协作机制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效率的关键

为不同受众创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分享平台,利用信息和交流技术使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更易获得,同时不断回顾和更新资源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10]。国际经验交流与借鉴也是不容忽视的,国际合作带来的改变对于全球治理来说可能不会成为解决集体问题的灵丹妙药,却会在发现新型创新途径以达到绿色未来的过程中留下一笔财富 [11]

同济大学十分重视资源平台的作用,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于2012 年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GUPES)”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2009 年,《自然》杂志特别报道了同济大学绿色校园案例,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济大学成为推动绿色校园的国际典范。同时,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全面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借助国内外资源平台,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适应国际发展新潮流。以GUPES 为例,目前在全球已有560 多所高校加入(图2),交流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经验,加强这一领域的能力建设。在GUPES 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绿色校园指南》出版并在GUPES 成员中普及推广。同时,由可持续发展学院组织专家编写的《绿色经济》教材也会在GUPES 网络中推广。

图2 GUPES全球成员分布

为了给全球青年提供具有影响力的发声平台,促进青年学子和研究员交流与探讨重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全球青年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青年声音和诉求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建立与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北京绿色未来环境基金会等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于2011 年启动。截至2015 年,可持续发展学院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超过千名中外学子在世界环境日之际汇聚同济,集思广益,为应对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挑战提供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图3)。

图3 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学生分布情况(不包括中国)(2011—2015)

除青年学子外,未来领导人培养也是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自2004 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同济大学共举办了12 届亚太地区未来领导人研修班。通过对未来领导人开展可持续发展培训,围绕人类、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维度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可持续发展领导力,期望未来领导人在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从而协调人文、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来面对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迄今为止,共培训了来自42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 名新兴领导人(图4)。其中,超过30 个国家来自于亚太地区。此项研修班同时吸引了来自北美、非洲和欧洲国家的学员分享他们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

图4 亚太地区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学员分布情况(2004—2015)
3.5 经费支持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身具备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尚未被纳入教育部的课程体系,只是在传统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做增量。同济大学开设的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和通识课是针对全校范围学生开展的,选修人数之多,跨学科领域之广,师资力量要求之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做保障。同济大学现有模式是正常教学经费之外或者外来筹资经费解决,但从长远来看,需要将这部分经费纳入学校教学经费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

4 结语及展望

在201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路线图》,这是关于2015—2019 年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总体设计和实施部署,为中国现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借鉴价值。中国正处于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系统,特别是承担培育国家未来人才的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高校的议事日程,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对外合作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参与、促进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济大学也将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纲,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第十次国家讲习班工作报告[R]. 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
[2] De Lange D E. How do universities make progress? Stakeholder-related mechanisms affecting adoption of sustainability in university curricula[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3, 118(01):103-116.
[3] 王巧玲.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别国经验与中国模式[J]. 中国德育, 2015, (17):18-23.
[4] Leal Filho W, Manolas E, Pace P. The future we wa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5, 16(01):112-129.
[5] Leal Filho W. Sustainability at Universities-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Trends[M]. Frankfurt:Peter Lang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10.
[6] Leal Filho 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Universities:New Horizons[M]. Frankfurt:Peter Lang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12.
[7] Ferrer-Balas D, Lozano R, Huisingh D, et al. Going beyond the rhetoric:System-wide changes in universities for sustainable societ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0, 18(07):607-610.
[8] Wals A E J.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UN DESD:A review of learning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 62:8-15.
[9] 史根东, 张婧, 王鹏. 塑造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综述[J]. 世界教育信息, 2015, (06):17-21.
[10]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world:review of contexts and structures fo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OL]. http://www.unevoc.unesco.org/up/DESD_key_findings_and_way_forward_23March09.pdf.
[11] Andonova L B, Hoffmann M J. From Rio to Rio and beyond:innovation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2012, 21(0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