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 年《寂静的春天》问世后,其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相继发布,给传 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布伦特莱报告《我们共同的未 来》,该报告作为纲领性文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框架。1992 年6 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 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00 多位国家首脑共同签署了《里约宣言》和《21 世纪议程》, 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成为人类的共识。其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2 年里 约20 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开放工作组提出“2015 年后发展议程”17 项目标及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所做的专业评议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把可持续发展推进 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从认识到行动,从行动到科学,再进一步以科学指导行动,是全球“后发展议程”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途径。2015 年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特别峰会共同批准了未来15 年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自布伦特莱报告提出到现在,近30 年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在科学意义上 总结出三大共识:一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克服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寻求发展的“动力”元素;二 是坚持财富的增加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维系发展的“质量”元素;三是坚持优化制度安排 增加全球治理的理性程度,积累发展的“公平”元素。从而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提升到科学的新 阶段,而求取上述三大元素的交集最大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理性认知的科学方向。
《2015 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是我国首发的第一份针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科学与行动的 专业研究报告,历经三年多的编撰,全方位地关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进展,并以中国学派 独创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独立的评价,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报告》 认为,从2015 年到2030 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从认识走向实践”、“从号召走向落实”、“从 行动走向科学”的关键成长期。
《报告》的开拓性在于整体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Sustainability Science)的中国学派 和对于可持续发展科学体系的完整阐述。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外部响应”,集中体现在对于“人 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而“内部响应”,则集中体现在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报 告》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要求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提升和文明进步的理 性化总结出发,全方位地提取“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行为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 发展”四位一体协调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包含在整个时空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
《报告》的创新性可以概括为“5P”。即People Center,以人为本,既有对生存的评价,也 有对发展的评价,科学规范和谐、有序、理性的人文要求,体现速度、数量、质量的内在统一; Planning,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地球;Prosperity , 实现经济上的繁荣,强调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元素;Peace,强调可持续发展各要素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的和谐与和 平;Partnership,关注参与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
在科学和行动共同作用下,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制定,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备的 哲学内涵。根据国情、发展阶段和具体要求,提出实施的方案和战略,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实施 体系,在理论和实证上寻求最大价值的“满意解”。《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开放工作 组”拟定提交联合国特别峰会的17 项目标与169 个子项,以及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 事会对于该目标组合所做的专业评议报告,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判断,指出了原目标设计中的不足, 重新对全球五大类国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各国实际、具有优先次序排列的目标组合, 这必将对全球后发展议程的讨论与最终确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告》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独立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应 用国际公认的权威数据,在全球首次定量计算出192 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 系具有非常明确的导向性,《报告》还首次推出独创的测算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可持续能力的“资 产负债表”,并据此具体分析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获得相应的“可持续净资产” 雷达图,作为该国家(地区)优先选择可持续目标的定量依据。这为今后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进行 经常性的评估提供了极大的方法论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