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 100012
2.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Beijing 100012
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1],要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推动制定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至关重要。
1 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内最综合、最顶层和最权威的概念,普遍公认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模式”[2] 。
1.1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召开,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张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际社会议程中的优先项,并呼吁各国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在社会经济领域,21世纪议程讨论了如何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内容涉及消除贫穷、改变消费形态、人口动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等方面。环境领域涉及的内容包括保护大气层、统筹规划以及管理陆地资源的方法、制止砍伐森林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3]。
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发起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式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成果文件。
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得以持续的是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是在环境的制约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发展或者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如生计、就业、收入、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平衡:在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需要之间,在满足穷人和整个人口的需要之间,以及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和环境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之间要掌握平衡。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同时强调代际和代内的公平性。
1.3 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进展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一是提出了"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理论[4],这两者都应用了"自然资本"的概念。前者假定自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很强,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本的总量不得减少,即经济社会发展要完全摆脱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依赖。后者则假定自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不强,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完全可以相互替代。自然资本的减少可以从其他资本的增加中得到弥补,经济增长可以缓解资源稀缺性。这一理论关注更多的是保存资本存量,没有探索如何积极地创造并积累新型资本,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的基础上,提出了"良政"的理念。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指出了"良政"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健全的经济政策、顺应人民需要的坚实的民主体制以及日趋完善的基础结构,是持续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和创造就业的基础;同时,自由、和平与安全、国内稳定、尊重人权,包括发展权、法治、两性平等、面向市场的政策以及对建立公正民主社会的总承诺,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极为重要。可以看出,政治领域和政治决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达成了以2015年为时间框架、包含8个总体目标和21个具体目标的一套指标,并将这些目标和指标置于全球发展议程的核心,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尽管千年发展目标在全球层面并没有全部实现,各地区和国家的进展也不平衡,但由于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到期,2010年联合国大会授权启动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国际进程,并计划在201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峰会上通过该议程。经过多次讨论和谈判,2014年7月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包含17个总体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的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目标[5]。
2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演化是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与全球形势和中国具体国情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两者存在共同点和紧密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文明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伸拓展与中国化[6]。国际社会往往认为可持续发展在近二十年间的理论创新缺乏突出进展。然而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或多或少地本土化延伸和拓展,生态文明理念便是其中之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基础是生态学,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学习并模仿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智慧,它既要求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上的转变,又强调思想观念和伦理价值变革。生态文明理论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展做出了贡献,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
二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都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国际社会对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认识日益深化的基础上。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经历了将环境保护作为国策、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过程,也是各个时期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认识不断深入的理论成果。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造成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都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两者又同样不等同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世界各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时也都将资源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然而,可持续发展并不等同于环境保护,它同样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相互依存、相互增强,而不应是相互阻碍的。与可持续发展类似,虽然生态文明建设起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但生态文明建设比环境保护的范畴更为广泛,它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生态化改造,是整个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整体变革。
四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都强调不同领域的协调和融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良政"也逐步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发展绿色经济的潮流在全球兴起,将环境要素和绿色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决策之中,通过绿色经济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消除贫困成为国际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不再仅仅是与经济社会平行的支柱,而更多地开始成为支撑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强调不同领域的协调和融合。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生态文明的理念不仅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五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一致。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确定了"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7],要通过绿色化、有效率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现生态文明。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都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途径。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都需要设定目标指标、制定规划、建立配套的制度政策,以推动具体实践。
六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历程遥相呼应。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阶段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紧密联系。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表达,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自己开创的既符合世界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共同点,但也有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价值理论和协同发展理论[8]。生态文明建设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出发,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理论依据较可持续发展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传统的生态学理论,还以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为科学基础。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为一种发展观念,还更多地体现为执政理念。可持续发展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已经逐步演变为政党的执政理念,但在全球范围内,它仍是一种发展观念,并不代表某个政党的核心价值观。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发展观念,它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产生,随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和执政理念。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更强调价值观的改造和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既要求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上的转变,又强调思想观念和伦理价值变革。它所呼唤的是一种新的经济观、社会观、自然观和道德观。这种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强调的"文明、和谐"是一致的,不仅适宜于中国,在全球也有普遍意义。
4 小结和启示总的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源于环境保护,又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被列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又拓展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理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与升华。二者在理论和时间进展上既是相通和统一的,也存在一定差异,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成为世界性语言和世界价值观。从思想层面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为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构建社会公平和正义等,这些生态价值观念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等国际绿色思想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目标的一致性;从实践层面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虽然立足于解决国内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矛盾问题,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积极进展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从国际社会的认知层面看,生态文明正逐步得到理解和认同。2013年联合国环境署第27届理事会将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决议案文(Decision 27/8);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上,中国的生态文明战略、行动和成果再次得到各国环境部长的广泛赞誉。期待未来能够证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实践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独特的贡献和启发。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确定清晰的理念内涵、目标和路径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提出便明确了相关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模式",虽然这一定义近二十年来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但始终围绕最初定义展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大支柱也得到广泛认可和公认。同时,可持续发展强调指标体系的重要性。2000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随着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到期,世界各国正在致力于讨论制定2015年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在宏观框架下整合不同议题。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主张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际社会议程中的优先项,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议题。在其后的二十年间,气候变化、减少贫困、包容增长、绿色经济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也逐步被整合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之中。
[1]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371536/index.html. |
[2]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3] | United Nations, Agenda 21[R]. Rio de Janeiro: United Nations, 1992. |
[4] | 刘鸿明,邓久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述评[J].经济纵横, 2010, (4): 122-125. |
[5] | 陈迎.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5): 15-22. |
[6] |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4): 110-116. |
[7]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我们憧憬的未来[Z]. 2012. |
[8] | 谢强,杜世勇,孙兆海,等.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方法主要研究热点简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11(S2):1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