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 100012
2.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Beijing 100012
2012年,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和概念作为国家治理理念和战略写入正式的政治文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由于文化习俗、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差异,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困难,包括:什么是生态文明;中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的目的和意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生态文明如何与国际话语衔接等。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促进全球生态安全。系统、易懂地阐释生态文明概念,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以及在全球视野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 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演化尽管生态文明是一个现代化词语和概念,但是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一直蕴涵着深厚的生态文明智慧、思想和哲学。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共识成果。可以说,作为国家政治概念,生态文明具有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对儒家(孔子)、释家(佛教)和道家(老子)思想的传承。这些不同思想流派蕴涵的生态智慧和哲学各有侧重。儒家主张“仁民爱物”、“天人相通”、“天人一体”等思想,强调人与人、人与物是相互联系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家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强调人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对自然界有过多干预和干扰。佛教其实是外来文化,但是很好地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其推崇“众生平等”、“真善美”等思想,主张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总结来说,儒家、道家和释家生态智慧和思想的共同点可以体现为“度”,作为一种抽象的空间概念,哲学层面上就是节制、平衡与和谐。
作为现代学术和思想概念,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观点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有一个高级阶段,其核心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①。这种观点是从人类文明纵向演化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之前的文明形态包括原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信息文明)。这些文明形态的划分是以不同技术经济形态或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和依据。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革命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它并不是取代工业文明或者说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一种新的、具体的文明形态。理由包括:(1)生态问题或危机并不是某个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独有的社会性问题,其他文明形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或危机;(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性技术基础;(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1]。因此,生态文明应是文明的一种具体成果和表现形式或者文明结构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和要素,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处于同一层次,其核心特征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观点是从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或结构要素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①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代表性学者包括叶谦吉、杨通进等。在英语世界中,罗伊· 莫里森教授在1995 年出版的《生态民主》(Ecological Democracy)一书中,首次专门论述过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在2006 年,他又专门出版了《生态文明:2140》(Eco Civilization 2140)一书。
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和演化以及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为中国政府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 生态文明的政治表述与界定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应该说,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起源于环境保护。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启了中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政治表述和国家战略的提出,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保方针。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将环境保护明确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将环境与发展统筹考虑,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了一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大工程。
第四阶段:21世纪前10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五阶段:2012年后。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党的意志。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战略部署。201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制定了路线图。
在上述过程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政治表述主要有四个:
一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此基础上,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政治文明。200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在报告中独立成章,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由此,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了与其他四项建设同等高度的战略地位。
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2]。
四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其中,绿色化是新增加的要素。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在环境与发展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变化和进展[3]。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政治界定可以总结为:在加强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建设的同时,突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相关的体制和制度建设,促进生态环保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之中,最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政治界定和表述,实质上是把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具体成果和表现形式或者文明结构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和要素,将其与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文明等列为同一层次。生态文明的这种政治界定其边界更为清晰,目标更为明确,更容易进行具体的政策设计和实施,也更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3 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框架目标、任务和优先领域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清晰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包括总布局、目标、原则、路径、任务和优先领域等。
总布局:“五位一体”和“五化同步”,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目标: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原则: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路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优先领域:一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三是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五是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4 生态文明建设实质的理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并不神秘,也不玄虚,而是具体的、可理解的、可操作的国家治理概念和术语。系统和清楚地理解这一概念可以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的核心要点。
4.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构成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不是抽象玄虚的哲学思想,也不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而是国家发展战略决策和改进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中国将生态文明从一种文化、哲学和学术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纲领和战略,实质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4.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国家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国家环境与发展转型的整体性战略中国之所以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中国资源环境禀赋先天不足,过去的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持续支撑中国的发展,也难以在国际经济秩序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其他国内社会矛盾和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破解中国资源环境的困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社会公众对环境公共产品的更高需求,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因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4.3 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简单讲,就是将环境融入或主流化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和各部门。在经济领域,改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调整,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在政治领域,强化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强化各级执政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强化中央对各级政府的问责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的地方政府和官员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优先领域;在社会领域,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明确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提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文化领域,将生态文明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建立生态消费意识。
4.4 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手段和工具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促进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要实现绿色的、平衡的和包容的经济增长。因此,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在经济领域推动绿色转型,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变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工具。
4.5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源起是破解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困局,其目标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并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其主要任务是资源能源节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所覆盖的范围远大于单纯的环境保护。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生态文明等同于环境保护。但是环境保护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成效,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
[1] | 张云飞. 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J]. 教学与研究, 2009(9): 5-11. |
[2]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371536/index.html,2013. |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6/c1001-26953754.html,2015. |